主演: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张宥浩唐艺昕李九霄李晨梁静侯勇辛柏青俞灏明刘晓庆姚晨郑恺余皑磊黄晓明徐嘉雯张承马精武胡晓光陆思宇白恩曹璐刘云龙杨嘉华中泉英雄高爽郑伟高冬平黄米依曹卫宇宋洋徐乐同徐幸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导演:管虎 状态:HD 年份:202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7.5分热度:14 ℃ 时间:2024-06-11 17:49:4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传出,豆瓣和知乎两大精英平台,完全是不一样的声音。
豆瓣网友如同过年,知乎网友一片骂声。
当然这一切都是电影上映前的猜想。
如今电影上映后,朋友圈、豆瓣以及整个社交媒体的一致好评,让我恍惚了。
每次看完电影,个人感受和大多数网友的意见不一样时,我就会怀疑自己。
难道是我自己有问题?
以至于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都不敢发评论。
后来思索再三,还是坚持己见了。
这是一部很拧巴的电影,导演既想将主旋律进行到底,又试着去批判电影里政府的不作为。那么问题就来了,主旋律本身和diss政府是矛盾的。如果你想批判国民政府,那应该力度更大一点,而不是通过黄特派员的几句话一笔带过;当然弘扬主旋律那更不可能,国军的先天条件不允许。用主旋律的方式去拍一部反主旋律的电影,本身就不合适。
——这是我的豆瓣短评。
《八佰》算主旋律吗?
什么是主旋律?国、府、军、民,四位一体,谓之主旋律。
回顾一下我国主旋律战争电影的发展,无一不是如此。
从最早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到90年代的《大决战》,再到新世纪的“大业”三部曲、《战狼》都是如此。
那《八佰》呢?
这四位一体里,别的暂且不提,这“府”肯定不包括在内。
那你说这是主旋律,我不认同。
因为主旋律和diss政府是背道而驰的。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批判国民政府。
有一说一,这部电影大可不必向主旋律靠拢,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历史,国民政府的错误指挥使得这四百多人无援无助。
导演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反思性的战争电影。
今年我在上影节看了一部俄罗斯战争电影,名字是《勒热夫战役》。
勒热夫战役是二战苏德战场上的一次战役,苏联和俄罗斯虽然有承袭关系,但终究不是一家。
那么俄罗斯导演就可以毫无忌惮地“黑化”苏联。
其实,也不能叫“黑化”了,苏联确实比纳粹德国好不到哪儿去。
《八佰》完全可以按照《勒热夫战役》的模式去拍,骂上级、骂国府、骂老蒋。
大家可以一起骂啊!
可惜,这些在电影里一点儿都没有体现。
导演只派了一个“黄特派员”告诉谢晋元,政府不管你们了,一笔带过。
同样有批判精神的电影,在中国也有,比如和《八佰》同属一公司的《集结号》。
张涵予饰演的谷子地就是一个反传统型的军人形象,他在面对上级的指令和同志生死时,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电影的一大矛盾。
甚至在战后,他对着曾经上级领导的灵位破口大骂,正是因为他的失信,全连战士除了他之外,一个都没留下。
可惜这些在《八佰》里通通没有体现。
顺便说一嘴,《集结号》的故事发生在我军。
有人会说事实就是如此。《八佰》几乎是对历史的完全还原。
事实如此,但电影是艺术,艺术可以再加工。
当然这种加工不是篡改,可以厚此薄彼。
导演可以把重点核心放在某一个点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电影前后完全两张皮。
看的人不知道导演想说什么,观众看完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觉得应该为八佰壮士鼓掌喝彩,可他们的牺牲完全是国民政府不作为下的悲剧;
那你觉得国民政府很可恨,但却没有展开来讲。
关于被很多人夸上天的“群像戏”, 我也有话要说。
电影里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尤其前半段更是如此。
导演很想把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如果条件允许,他估计能把这四百多人都当成主角。
这就犯了大忌。
所谓的“群像戏”只是相对而言,任何艺术作品,都会有一个相对而言的主角。
《水浒传》,是不是群像戏?可唯一的主角依旧是宋江。
“群像戏”的塑造使电影前半段失去了主次之分。
尤其是那段八百壮士和日军在仓库内外搏斗的戏份,导演东一榔头西一棒头,让银幕前的观众风中凌乱。
为什么有一些影视改编,会将一些人物删除,或者将几个人物的性格事迹合并在一个人物上,正是因为影视作品需要主次之分。
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都是群像戏,可依旧有主次之分。
《拯救大兵瑞恩》难道不是群像戏吗?
可米勒上尉依旧是绝对的主角!
如果一味追求群像戏,使得电影没有主次,那就有些顾此失彼了!
《八佰》在人物塑造上也很失败,尤其是张译饰演的这个角色。
他努力想让人物复杂化,向反思战争电影靠拢。
在电影里,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几次逃跑、几次失败,依旧锲而不舍。
可在最后,还是回到了主旋律的框架之中。
你就让他逃了又能怎地!
中国最好的战争电影,《八佰》当不上,当然也不是《集结号》。
而是这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我觉得每一个想拍战争电影的导演,都应该看一下《高山下的花环》。
看看谢晋大师是怎么拍战争电影的!
很多年后,当我回忆起那夜《八佰》的放映现场时,将会萦绕着一股香油味。好吧,是我旁边一位女士的食物增添了另一种感官维度。趁着这股意犹未尽的味道,我散漫地谈谈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以下观点仅代表昨夜的我,与今天的我无关。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的叙事视角都是基于小人物,依然没有给国军官长以直面不讳的主角待遇。
我等了一个小时候才终于有一个有力的特写,来自一个即将死去的中国军人。
除了笑张译对一个懦弱者活灵活现却难免油滑的表现之外,观众一直很平静。
整部电影没有专心经营好一个人物,与其说是群像表演,不如说更接近于印象式的表现。像张译的出色,也是和故事本身关系不大的出色。我很怀疑里头的每个人物能够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叩寻到真切的认同感。
这部电影只拍八百壮士的故事,淞沪会战的正面战场完全没有提及。当电影进入主体叙事时,大场早就沦陷,国军大部已是撤退的尾声。
守卫四行仓库的是88师262旅524团的一营。电影中提到,88师曾补员五次,八百壮士的主体已经是各省保安团。真实历史中,更准确地说,已经是湖北保安团。
片中赋予他们具体化的人格,他们并不是王牌军,也不是地方派系,而更像是临时凑补的壮丁。他们嘴里念的是水稻,他们就是普通农民。除此之外,他们中还有东北军旧部,被表现成很孬种的角色。
仓库中的四五百国军,在各种陈述口吻中都被视为壮士、英雄,但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了合理地人性化地展现,他们之中也有弱者、怯夫。
当然,事实上,里面还有一部分中央军骨干。我们听到有一个片段,几个黄埔同学围坐在一起,轻声哼唱黄埔军歌的情形——轻声哼唱,而且没有字幕,歌声和镜头一闪即没,显露出有趣的意识形态上的忌惮。
机枪连的雷雄连长,上官志标连长,背着手榴弹跳楼的陈树生,甚至是壮士的指挥官与精神代表谢晋元,这些国军官、兵的形象通通都是模糊、薄弱的。很大程度上,与其说他们是一个人物,不如说他们只是一串姓名符号的借尸还魂。
大多数时候,谢晋元是不在场的,在场的时候,一半时间他站在二楼,对楼下空地上的士兵作着一场又一场只具有符号意义的讲话。一束强光从他的脑后逆射而来,使得他的面目和身躯完全沉浸在光晕之中。他的声音是如此无力,而他的形象是如此模糊。
可以说,四行仓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在片中是最缺乏力度的角色。但这和演员的关系真的不大,我认为片中没有一个没发挥好的演员。你可以说杜淳塑造的谢晋元在有限的发挥余地中是出色的,谢晋元在他的演绎下是一个无限寂寥、凄凉的悲剧英雄,但这个形象显得非常地脆弱,远未能表现出他阳刚、壮烈的一面。当你听到他说话时,你会觉得他的躯体里是空虚的,好像没有重量。虽然所有人物都缺乏血肉,但谢晋元毫无疑问是最缺乏内容的。
造成这种效果的,是镜头的拍法,更是创作意识的怯懦。当你拍八百壮士时,是不可能绕过谢晋元、杨瑞符、上官志标这些国军长官的。但是当你不敢重笔描摹这些人物时,这部影片的价值就已经大打折扣了。如果是艺术家的话,这部电影就不该拍了。
本来放弃对淞沪会战的整体呈现,只表现对整体局势并无左右之能的一营孤军已经是很大的退让。可是现在,还要更进一步地退让。那些确有其名的人、实有其事的段落,退位成背景和符号,本该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只能由被虚构出来的人物和动作所填补。
既然中国军人的形象都如此单薄,日本人的形象我们就更难去苛求了。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在等待,看它是否会展露出日本人的人性。我确实等到了,在影片一个并不高明的虚构情节中,士兵被要求杀俘,一个年轻日本士兵的恐惧和求饶在那一刻是人性的。但仅此而已,此外,日本人有形象的只剩下一位长官,这个形象完全没有超出过去影视作品中对日本人的扁平刻画。其余的日本士兵,都只是战场上跳动的人影和数字而已。
主题上也毫无突破和新意。基本上主题就是,原本只具外交意义的四行孤军,通过四天五夜的奋战,为溃退无能的国军挽回颜面,令列强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也唤醒和振作了国民抗战御辱的意识和信心。影片通过各行各业、各种各色的人物来说明,全面抗战是全体国民之责。这些人物不光有军人,有童子兵,有农民,还有商人、黑帮、妓女。
但是这能否立得住脚,得依靠逻辑链的最初一环——国军真的无所作为。取得国际尊重并不是八百壮士的事迹才有的,在此之前淞沪会战打了近三个月。但八百壮士确实具有特殊性,就像一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片,在各国势力、中外媒体的注视下,成为巨大的新闻事件和抗战标志。
但影片最后租界内的洋人武装也受到感召,为孤军开枪助阵,这个情节实在令我怀疑其可能性。国际上感佩孤军的忠勇善战,是真实的,但以资料中显现出的租界势力之软弱、自私、蛮横,开枪助阵实在过于艺术化。要知道,各国租界代表的是各国的政治立场,蒋介石用那么大代价打这一场大会战,包括最后大军撤退还留下一支孤军,很大程度上,就是想以战促和,打给国际社会看。倒不是和日本人直接谈,而是敦促国联能够干预日本的侵略。
然而三月战罢,边战边寻求外交施舍,最终是两头落空。脊梁骨头都打断了,也没换来各国对日方的实质制裁。所以,会战期间,国联九国之绥靖已经展露无疑,以他们对日军的忌惮、恐惧,很难有开枪助阵此种强硬的行为。
事实上,后来八百壮士退入英租界,怕事的英国人当场就将中国军队的武器给缴了,谢晋元部沦为孤军营,陷身租界,不得自由。数年中种种监禁、控制、冲突更不必说了,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日军的畏惧。
片中充满演绎、虚构成分。对于一部艺术作品,哪怕是一部重要的历史作品,你也不能要求它一定要忠于史实,但如果演绎和虚构削弱了真实原本具备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反问:为什么不遵循史实?
一个一个背着手榴弹从窗口跳下的士兵,那是一种苍白的悲壮。时代往前飞逝,而创作者的意识和手法还停滞在十几年前,实在悲哀。中国军人在抗战中的表现,其懦弱,其英勇,其活生生的真实的细节,根本毋须脱离实际的渲染、夸大,已然是力道充沛的素材。
冒死拉电话线的情节可能是离现实性最为遥远的一段虚构。这一段悲壮有余,却好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差别。其实仓库中本就有电话线。要知道,四行仓库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这么坚固的掩护条件,原本就是88师的指挥部,能不配备电话系统吗?不过从电影处处自由发挥的风格来看,倒也不应苛责。
杨惠敏献旗的故事,可能是这四天五夜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却最为失真的一个。这是受当时的的报道策略,后来杨惠敏的夸大,其他次要当事人的知情所限的影响。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游泳献旗的事是没有的。
片中至关重要的场面垃圾桥,很多百姓死在这里,日军开枪杀了很多人,但是事实上除了最后撤离的那一场战斗,垃圾桥平时恐怕并没有这么危险,杨惠敏也无需将旗帜裹在身上,渡河泅献。电影中还将杨惠敏脱下外衣,取下国旗的一幕,处理成“姜武”偷窥看胸的情节。
真实情况是,杨惠敏的确很勇敢,很热心,不过她不是十七岁的少女,有二十多了。27日晚,她站在桥上,冒着生命危险,朝仓库大声喊话,要求进入仓库服务。雷雄请示谢晋元,谢晋元不许。但杨惠敏不走,还问守军需要什么。谢晋元让雷雄转告:“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国旗。”天亮前,旗帜送到,次日上午从仓库楼顶升起。
但紧接着谢晋元就打电话,要求提供一面更大的国旗。当天下午,谢晋元派人与杨惠敏再次取得联系,拿到一面巨幅国旗,当时就升了上去。原先那面国旗改挂在靠近租界的侧面。
当晚深夜,童子服务团在叶春年带领下开车绕道而来,再次送来一面他们手中最大的国旗,杨惠敏和记者曹聚仁也随同来了,但谢晋元忙于军事,没有接见他们,由雷雄代为接见。
负伤的士兵被转往租界医治,事先已统一口径,当被问到仓库有多少人时,回答:“八百人。”
电影中也有一名上海本地的方记者进入了仓库,仓库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就是由他问的,这名记者的原型应该就是战地记者曹聚仁。
可见献旗一事之所以叙述混乱,是因为送了三次,而且献旗者不止一人。出于众人人身安全的考虑,也可能有媒体追求英雄叙事的本能,杨惠敏被推到了前台,凝练成整个事件中一颗闪亮的符号。
被淹没在日军太阳旗之中的四行仓库楼顶突然高悬起飘扬的国旗,且一面比一面大,这激怒了日军。影片中据此演绎出在敌军飞机轰炸下的护旗壮举,只能说这很符合商业片的戏剧化逻辑。但我没有看到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的叙述,日军主要在一旁的交通银行窗口对我军攻击,并派出了坦克、掘土机和驾着机枪、迫击炮驶入苏州河的汽船——但由于忌惮租界,河道狭窄,加上中国百姓集中船只,设卡阻挠,水面攻势没有得逞。只是,日军的进攻并没有专注于楼顶的国旗。
影片中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情节还有中日两方指挥官,分骑黑白马,于战场对峙喊话的情节。日军指挥官向谢晋元强调,这是一场事关你我二人的荣誉之战。这又落入了以往刻板叙事的巢穴——对日本人的个人荣誉感过分的渲染。
当然,在二马对峙的那一刻,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两个民族仿若正邪对立的较量。这匹莫名出现在银行仓库的白马,贯穿全片,它象征的是谢晋元为代表的每一个为抗战付出努力的中国军人的精神,你也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脊梁”。这固然雄浑,但还是一种套路并太过简化的英雄叙事和民族叙事。观众绝不是为了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走进电影院,安静地坐下来等待的。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是更复杂,更细微,更新颖的表达。
就这个情节展现出来的意识而言,它与片中的戏曲元素是相仿的。片中的戏曲艺人、戏曲唱词、单骑闯关的赵子龙,都是这种二元化与刻板概念化意识的体现。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出自底层平民视角,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国民意识。影片中的戏曲元素,演绎成分,在套路化和戏剧化的层面上看是非常好的,但无疑却在削弱影片的精神性,让它始终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状态,无法深潜下去,讲述出一些更为冷静、更为丰富的东西。
影片中刻意赋予人物方言口音,却又缩手缩脚,不敢彻底方言化,使得每一种口音都沦为普通话和方言蹩脚的杂交。当然我也认为彻底方言化绝不是明智之举,影视剧中对方言的选用本就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学问,我认为一般最好还是使用普通话,想要试图融入一点地域特色加强真实感,反而提醒了观众,你们看的是一场假戏。
一场戏看下来,最令人出戏的恐怕就是谢晋元的口音了。谢晋元是广东梅县人,似乎应该是客家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应该讲客家话,但片中的谢晋元带的口音似乎是通常意义上的广东话。我还是要强调一遍,杜淳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当片中的谢晋元说出蔡少芬式的普通话时,我会疑虑影片对谢晋元的态度是否有一种无法言明的暧昧。
按理说,谢晋元是民族英雄无疑了,但片中对他的刻画都是充满“阴影”的,而且频频不在场。当这难免有些滑稽的口音出现时,你心里会闪过疑问,这究竟是一种正面的呈现还是负面的呈现?难道我们在用一种负面的手法表现一个英雄人物吗?果真如此,那真是影史上的一出“壮举”。我想这已经无关乎电影,就像片中最后,谢晋元被告知的一样,一切都是政治。对最应该被凸显的谢晋元如此处理,体现的正是如今的政治尺度。
当我们说到电影中的政治,不得不被说到的就是那面飘扬的民国国旗。升旗、护旗的情节在片中是一个高潮段落,但这一段最令我饶有趣味地注视的却是对这面旗帜的展现。不揣冒昧地说,片中的外国国旗都能得到从容的展现,片尾甚至有超大幅的外国旗帜,这面民国国旗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它的镜头着实不少,可见是想痛快地展现,但大多数时候它只是远远的模糊一团。
显然摄制组为此也费了一番心思,有一次给了个背面镜头,隐隐绰绰地映出其图徽。还有一次对旗帜非常近距离的展现,我印象中是旗帜炸倒后被重新扶起的桥段,那一个镜头主要是落在旗杆上,随着旗杆上抬,将将露出迎风招展的红色一角。就在图徽将要露出的一刹,镜头切掉,好险!这一段是为讴歌护旗壮举,但壮士们护的却是一面不能被我们看清的旗。
影片中最令人失望的政治,还是对抗战中国军的整体评价仍是负面的。这从一开始对国军溃退这一段的截取已经明确表意。之后在片中也在暗示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是懦弱的和令人失望的。一路顺下来的逻辑就是,因此他们没能唤醒那些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租界人士,没能凝聚起国人百姓共御外侮的力量。是坚守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替国军挽尊,重塑了民众的信心,打动了寰海内外。可是,如此脓包的国军,将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一味的赞美毫无必要,但基本的尊重必不可少。
对国军这一长久的负面印象也影响到了八百壮士。其实早在当时,毛泽东就将八百壮士定性为“民族革命的典型”,号召广为宣传。八百壮士的事迹直到如今,也令人感怀,人们的情感是依托在真实的人物身上的。虚构人物依然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但比不上真实人物的说服力。可是这些哪怕只是低级国军官长的人物,也没能得到客观大方地表现,我也只好忍不住一边看一边连声叹息。
其实固守仓库前的淞沪主战场可以拍出史诗性的大片,孤军退入租界后的几年也完全可以拍出很厉害的生活化电视剧,像《风骚律师》那样精彩的。我看过一些极为翔实、具体的资料,充满完全打破刻板印象的真实细节。一边看一边想,这一笔一笔的才是应该被拍背呈现的人性,而不是除了歌颂就是批判,总是表现一些宏观的、激烈的、煽情的方面。比起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我更想看的反而是困在租界中的谢晋元如何苦苦周旋于工部局、求全于国政大计,以及孤军营中悄然滋长的那些他也无法控制的变化。比如,被概念化的八百壮士退入租界后也曾军纪涣散、官佐丧志,连上官志标在孤军营中都和谢晋元爆发过矛盾。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等到那样自然的作品和那样自在的叙事出现。时值今日,我们也只是在拍、在看八个样板的一千种翻版。
但我不会否定《八佰》,我认为它在这个时代依然有超出影片本身的代表性。
它依然奉献出了大气和写实的战争场面,每一位演员都贡献了充沛的情感和出色的表演,明星没有光环,彼此毫不抢戏,配合得很默契。
影片中最精彩的细节还是形容第一次碰女人的感觉,那是来自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养分,中国的文艺作品,对性描写那是一出手就有的。
最精彩的角色还是张译的老算盘,那股郑重其事的油滑制造出的笑料,令观众没有白来。
更为重要的是,《八佰》在文献上的价值,它用它的叙事方法、意识形态和政治遭遇,在映射着这个时代。
对于未来,我们永远都要有信心。历史不是洪水猛兽,历史不是政治。历史是养料,是桥梁,是纽带,是我们每天早上起床自然而然就会面对的东西。
(公众号:段雪生)
相比凝练、恢弘的叙述,令我沉迷的将永远是细节,无尽的细节。
那么,退守租界之后,壮士经历了怎样的凶险和磨难?英雄又为何命丧宵小之手?
请看——
壮士八佰归何处,将军孤愤几人知?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评《八佰》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名叫《做个勇敢的中国人》的影评,那是写给《金陵十三钗》,在那篇评论中,我质疑我们是否为了歌颂的目的而刻意美化了历史,比如将片中女性的悲惨命运描绘为“崇高的自愿牺牲”,又比如将片中的中国军人描写的神勇无比悍不畏死,如果真这么能打,又怎么会有南京大屠杀?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说:“有一部电影更应该拍:《淞沪战役》。那是一场惨痛的失败,绝不光彩的战斗,七倍于敌的兵力,巨大的伤亡,几年前还在内战的乌合之众,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烟的将军,勾心斗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员,直到最后的大溃退。那个故事里却一样有真正的人性,一样有在大败逃中死战到最后的人。做个勇敢的中国人,先从直面历史开始。”
然后,过了将近十年,终于等到了这部《八佰》。
这一次,我们有没有勇气直面那段惨痛残酷的历史了呢?
评价电影之前,我们先看看真实的历史。
当年大清灭亡,袁世凯称帝亦覆灭,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日本趁机侵占东北,东北军不敢抵抗,为保存实力,撤入关内,国人深以为耻,要求抗战呼声高涨。
但以当时中国之贫弱,若全面开战,能是收复国土,还是会丧尽主力而溃败,甚至丢掉半个或整个中国,没有人敢预言。不打,丧权辱国,打了,打不赢,可能亡国,而要打,还要打赢,对当时的中国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中国国民,也都对“自己的军队”没有信心。只因当年的军阀部队视民众为鱼肉,一心争抢地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民众又怎会对这样的军队有好感?
但若大一个中国,四万万国人,就真的没有勇士了吗?
其实在东北,就有无数人站出来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在上海使日军伤亡惨重;1933年,长城抗战,这一次东北军退无可退,只能与中央军西北军联手抵抗……这些战斗使中国人明白,日本人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敢打,敌人也是会怕会死的。
终于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北平,8月8日,举行北平入城式。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两日军要闯入被守军打死,日军调兵上海。中国军队决心抢先进攻,将最精锐的德械师88、87师投入上海,此后两国不断增兵,中国投入60多万兵力,日本投入十几万兵力和海上舰队,上海变成血火绞肉之地。
但随着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损耗,各地赶来的“杂牌军”作战能力低下,而日军从南北两侧登陆,准备合围中国军队。当时国民政府还幻想着再多撑几天,就能等来“国际干预”,再加上如果上海失守,对国民士气影响极大,而迟迟不肯撤退,直到形势极度危急,几十万军队即将被日军合围时,才匆忙下令撤退,导致撤退变成溃败,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三十多万人,日军伤亡约六万人。
中国军队无法守住上海,且伤亡是日军的数倍,这一是因为当时中国军队由各地杂牌军组成,武器装备和战斗素质都远不如日军,二是指挥上前期硬打硬拼伤亡极大,后期精锐拼光了,剩下的军队虽多却战力和士气低下,不撤,被合围就是全灭,一撤,就成了大溃败。
然而这场战役也证明了中国军队是有勇气有决心和日军一战的,精锐军队能给日军造成极大损失,而各省的杂牌军们之前虽然还在打内战抢地盘,但面对外敌却也能同仇敌忾,装备素质都极差但也敢与日军殊死拼杀,甚至向日军发起冲锋,极为悲壮。
我查到的淞沪部队参战资料
中央军:1师、3师、9师、11师、14师、36师、67师、78师、87师、88师、96师、98师、独20旅、中央教导总队、 税警总团
浙军:6师
湘军:8师、15师、16师、18师、19师、23师、46师、53师、62师、63师、77师、109师 、128师、新34师、预备11师、独37旅、暂11旅、暂12旅、暂12旅
鄂军:13师、79师、167师
川军:26师、133师、134师、135师、144师、145师、146师、147师、148师、独13旅、独14旅
西北军:32师、33师、106师
豫军:40师、45师
鲁军:51师、58师、独45旅
皖军:44师、56师
闽军:52师
苏军:55师、57师
粤军:59师、60师、61师、90师、154师、156师、159师、160师、独20旅、66军教导旅
黔军:102师、103师、121师、独34旅
东北军:105师、106师、107师、108师、109师、111师、112师
桂军:135师、170师、171师、172师、173师、 174师、176师
在这场战役之前,他们并不是“中国军人”,只是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桂军、川军、粤军,湘军……是各军阀们的爪牙,是被抓来的壮丁,只知有官,不知有国。但在上海,面对外敌时,他们千里而来集结到了一起,真正成为了一支军队,在国人面前,在外敌面前,在列强观战团面前,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士兵。他们从之前的为地盘而战,为权力而战,终于开始真正的为国家而战,为民族存亡而战。
这支军队,装备和训练不如日军,有些还拿着大清的汉阳造,穿着草鞋,甚至鞋都跑没了的跨越千山万水赶到战场。很多人士气低下,贪生怕死,不知国为何物,只想回家种田生娃。军官素质也不高,对士兵往往只有打骂,极少有能慷慨激昂做保家卫国思想动员的,喊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敢后退就毙了你”。更有些军官自己先逃了。高层指挥上一味死拼,不能及时撤出,造成巨大伤亡和溃败,直接导致南京失守。这些都令人痛恨长叹。
但也正是这样一支军队,将骄狂到以为自己可以灭苏踏美、可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挡在了上海三个月。以当时日本陆海军战力,纵然是美苏英法德,又有谁敢说自己可以轻胜?俄国曾被日本击败,苏联在诺门坎坦克大炮是日军数倍仍然伤亡巨大,英国被日军轻取了香港和东南亚,美军在太平洋诸岛上以压倒性的兵力火力打到现在还会做恶梦。而列强都没有真正和日陆军主力全面长期作战过,只有中国,面对百万日军独撑了那么多年。
仅夺取上海,日军就伤亡数万,之后还有上高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以及敌后无数人的反抗……让日本人明白了中国虽弱,却不可欺。中国人看起来一盘散沙,但匹夫之怒,亦能流血千里。中国人可以流尽鲜血,但在那之前,所有想灭亡中国者,先会流尽血而亡。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在一次又一次庆祝胜利的纪念日里,又如何评价上海的一间小小仓库中的几百孤军呢。
这些军人其实是个弃子。在主力溃退后,他们被留下,望着一河之隔的歌舞升平,戏台之上,唱着孤军勇将的戏码。这是一种表演吗?或许是,要给英美列强看,告诉他们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给日本人看,告诉他们中国仍有勇士,给中国人看,告诉他们有人还在战斗。
大局需要弃子,政治需要表演,宣传需要大义,但那些被留下的人,却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这一次演出。
当我们要拍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时,我们想纪念的只是这几百个人吗?这几百人真的全是英雄吗?中国只有这几百人是英雄吗?不,当年参战的无数人里,有勇士,也有懦夫,有好汉,也有恶棍,而更多的只是普通人,他们会害怕,会有欲望,想回家种地,想有岁月静好的生活,但他们无路可退,身后就是上海,身后就是南京,身后是整个中国。
我们要纪念的,是所有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人。几百人,能映出百万人,千万人,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置身于那时那地,又是否能比他们更勇敢?
看到电影中那些士兵绑着手榴弹一个个高喊名字跳下楼去时我落泪了,我的泪水,并不是因为电影里可能经过虚构加工的情节,而是为那些历史上真正用血肉筑起了长城,却没有机会喊出自己名字的人。
我很害怕我们的文艺作品会为了某种表达,而放弃历史的真实。比如为了歌颂,就将凡人打造成伟人圣人,或为了批判,又将他们塑造的丑陋不堪。那都不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随着亲历者的逝去,已经变得模糊而不可寻,才给了后人随意涂抹的空间。汉武如何说秦皇,大清又如何著明史?不吹不黑的面对历史,真的太难。
相信当年的中国士兵都神勇无敌深明大义,那是没有脑子,但若是认为他们都是混蛋懦夫,那是没有良心。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从直面历史开始。
不涉及任何历史问题。
《八佰》叙事完全不及格。
举个例子,如果是二战电影,你问这个电影里,特定的人物/士兵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打德国佬,或者世界和平,那是不及格的。是在问你,打败邪恶轴心,你接下来的任务是救一个人,还是到一个地方,到了一个地方之后是不是要到另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是为了另一些人可以怎么怎么样。
孙元良把人留在四行仓库,最该交代的用几行字就敷衍过去了。影片的开头好像花了15分钟决定到底该从哪里开始。
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要有具体的目标,具体两个字画重点。我们观众是跟着人还是跟着事?跟人跟哪个?守仓库,是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这个地方重要,战略意义还是精神意义。这是电影前20分钟内就必须解决掉的问题,让观众在乎动机,在乎为什么。动机可以加深,可以扭曲,变化,颠覆(subvert),但如果一开始没讲清楚,你给我的理由仅仅是打鬼子抗日,我作为观众根本不会投入我的情绪,在乎一帮人打斗2个小时,最后半个小时说一句,是表演,是政治。
这是整个电影的问题。具体到每个士兵和所谓的群像也一样千疮百孔。
士兵方面,完全不知道在打什么,这个等会具体讲。群众方面,都显得莫名其妙,举两个例子。
比如,电话线这个桥段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为什么还要装电话线?其他人如果是为了钱,那赌场老板的弟弟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去送电话线?(这个角色飞奔过去还扎小辫子,我这里直接笑出了声。)装完了电话线用了么?
再比如送旗子,为什么要送这面国旗?旗子是刘晓庆的就一定要冒死送过去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护旗虽然是尴尬的房间里的大象,反而是唯一说得通的场景。长官有比较具体的部署(只能说比较),每个士兵的行动也相对有目的性。
接着说最大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就是空间和时间。以一系列问题就能展示:
空间:n大场在哪里?n闸北在哪里?n四行仓库在闸北的哪里?n租界在哪里?n选择四行仓库守,为什么?n那仓库构造是怎么样的?到底有几楼?n到了仓库怎么布防呢?哪里强?哪里弱?n下水道在哪儿?没有人放哨么?为什么是被新到的逃兵发现的?n在战斗的过程中,士兵提到东西楼,那东楼西楼分别在哪里?有区别么?n从护旗的片段看出来,顶楼有机枪,是影片里一直在强调的德械么?怎么会在那儿的?n电话线装上了,那能打电话那为什么特使要亲自来?n黄晓明演的特使和谢晋元谈的时候有一间有维纳斯的诞生壁画的房间。这间房间到底在仓库哪里?是谢晋元的指挥室么?
时间:n第一日到第四日,如果第四日算他撤退,都是苦战,是否有任何本质区别?那为什么要把电影按天数来架构?n14小时前的这个蹩脚的倒叙到底是为什么?意义在哪里?
这些重要么?太重要了,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最终还是影响了电影的故事和人物。
没有清晰的因为所以,导致任何共情需要借助宏大的身份叙事认同的外力。所有明星煞有其事的背身特写都在破坏(sabotage)故事起反作用。连煽情都没及格。
电影里的人物可以因为战局混乱稀里糊涂,但观众不能。
没有关于仓库空间的信息,直接体现的是谢晋元没有任何的部署和指挥,除了最后集体冲桥,那是不是说这个长官作为领袖除了发表演讲没有任何作用?
中日实力悬殊,那为什么打不过,是士气,是不够战狼么?n显然不是,那是武器装备?临阵指挥?那到底缺什么?n受过教育的德械和剩下的杂牌军区别在哪儿?n中央军的德械到底是什么呢?跟敌方的装备差距在哪里?不会只是德军的钢盔吧?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意向的重叠。外面也唱戏,里面也唱戏,脑子里还唱戏,唱两次。n读信和唱戏,只取一个,分开来两个桥段都行,要放在一起,就两个相互打扰,还打扰观众。
白马是中国人的精神么?真的有必要么?
整个电影结束,是一种看完变形金刚的累和烦躁。全片两个半小时,不如结尾真实场景的几秒钟。这不是在说电影制作者技术不精(或许有,但这里不评判)。是电影创作上智识的参与(intellectual engagement)几乎为零,以为把几个东西符号一样地放置组合在一起,并加以美化和精修,就是讽刺,就是意象,就是感动,观众就该自动得出许许多多的深刻,但这不是观众的责任,不该把你没有做到的一部分完成。是笨还是懒惰,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是后者。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不畏生死的英雄后续的命运竟会如此凄惨……
nn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谓是一波三折。
时隔一年,再次观看这部电影,过程并不轻松,或许用“痛苦”二字形容更为贴切——疼痛、震撼,却忍不住想要推荐身边所有朋友走入影院去感受。
因为,它真的值得。
在此,分享下这篇查资料查到手断的观影后记,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后再去看这部电影,大概观感会更复杂吧~nn
n在这部场景宏大、剧情悲壮的电影作品中,众多演员,尤其是如魏晨、俞灏明、郑恺等青年演员,奉献了脱胎换骨般整容式的演技,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一度忘记了他们曾经是谁,记住的只有“四行孤军”和他们的那句“来生再见”。
n已经有太多影评分析过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而我在此更想分享的,则是在《八佰》中所没有呈现、也无法呈现的后续——在真实的历史中,撤兵后,团长谢晋元和幸存将士又经历了什么?
n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为国抗战、不畏生死的英雄后续的命运竟会如此悲惨。nn
nnn说到后续,则必须先要介绍《八佰》所发生的历史时期与战争背景
1. 淞沪会战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n淞沪会战之惨烈、悲壮,不是一言两语可道清,却应被所有国人铭记,强烈推荐大家观看相关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优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nnn2. “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n蒋介石对此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孤军奋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息,以争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强国的介入调停,遂决定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88师的师长孙元良最终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他们的阵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四行仓库。n
nn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将士,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
就这样的四百多人,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n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与英美记者,不顾流弹横飞,全程围观着对岸这场中日军队的激烈交战。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n
nnn3. 坚守之后缘何撤兵?
中日连日战争,给对岸的公共租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n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政府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退。
很快,蒋介石便下达了撤军令。
n虽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顾全大局、执行命令。
这便是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n
nn此次坚守,“八佰壮士”以四行仓库这一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谢晋元因此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n
1. 撤兵后“八佰壮士”被囚于“孤军营”,结局悲惨
“八佰壮士”自四行仓库撤兵后,进入英国租界领域,英军之前原本答应“负责掩护孤军撤退”,使“孤军由租界到沪西归队”。
可当孤军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以与四昼夜血战一般大的代价进入租界时,却立即被英军勒令收缴武器。
孤军以“军人不能离枪”为由,拒绝缴械,双方形成对峙,这时,国民党政府还派人劝说孤军配合英军——可孤军的枪刚交出去,英军就将孤军押上车辆,送胶州路羁留。
n
英军之所以轻食诺言,是因日军威胁租界当局:“如果准许孤军通过租界归队,他们将开进租界追击孤军”
——基于此,原本虎胆如斗、凛凛然视日军如鼠辈的“八佰壮士”就这样不明不白束手就擒,在形同战俘营的“孤军营”被软禁4年之久。
n“孤军营”四周以铁丝网围困,由白俄兵看守,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在艰苦的环境里,团长谢晋元依然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更带领战士平整场地,自盖房屋,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使战士学习技能,便于今后独立生活,生产收入除补贴生活费外,还捐款数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战经费。
期间,为维护民族尊严,孤军战士曾赤手空拳与白俄士兵肉搏,一百余人受伤,更有四人被砍成重伤,不久即牺牲。
4年的苦熬间,团长谢晋元写下了近50万字的日记。
他在日记写道:“孤军营在租界内几乎与‘俘虏营’无异,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艰苦。”然而谢晋元依旧积极乐观,严格治军,每天早操前还坚持升旗仪式。nn
由于多次坚决拒绝日伪的诱降,谢晋元最终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乱刃刺杀惨死,享年仅37岁,团附上官志标见状上前捉拿凶手时,亦被刺成重伤。
此后,名振天下的“四行孤军”沦为日军苦役、大部分客死他乡。nnnnnn2. 谢团长遗孀返上海,为幸存孤军辗转求生计
身为英雄谢晋元的夫人,凌维诚同样是一位有胆识、敢担当的女性。
谢晋元,字中民,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出身贫寒,自幼励志为国献身。
他的妻子凌维诚则出身上海徐家汇的商人家庭,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吹拉弹唱样样全能,尤其擅长小提琴,在当时的上海滩,是名副其实的时尚新女性。
谢晋元与凌维城1927年在一次婚礼上结识,当时两人分别是伴郎和伴娘。
尽管凌母对在战争年代嫁给军人表示担忧,凌维诚还是不顾反对,与谢晋元相恋。
nn1928年5月初,北伐军在济南遭日军阻止(史称“济南惨案”),谢晋元作为先锋营营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转道汉口医院养伤。
此时,一年前在上海结识的女友凌维诚前往武汉探望,两人感情日渐加深,伤势临近痊愈时,谢晋元向守护在一旁的凌维城求婚。
n1929年9月,二人在汉口大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西式婚礼,宾客云集。
由于战事,婚后两人聚少离多,大多靠通信交流。n
nn1936年上海抗战形势吃紧,谢晋元为了安心抗日,决定让怀有身孕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到广东蕉岭乡下老家——谢晋元当时的安排遭到了妻子凌维诚全家人的反对。
凌维诚当时本可以随同为高级将领的亲属去重庆,但为了让丈夫安心打仗,仍然听从了谢晋元的嘱托,带孩子前往公婆所在的老家。
一个从小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上海姑娘,猛然拖儿带女到粤北穷乡僻壤,不但要亲自下地挑粪种田,更要侍奉一双年迈的公婆、养育嗷嗷待哺的四个子女及谢晋元已故大哥留下的年幼女儿——这样的日子,凌维诚苦苦熬了10年之久。
nn其子谢继民在回忆往事时对媒体如是说:
“ 按照客家风俗,男人是不下田种地的,年迈的祖父也确实无法担负农活,母亲便成了唯一的劳动力。
大伯的女儿谢孟招与我大姐年纪相仿,因大伯去世、大婶出走而无人照料,母亲将她视若己出——这样一来,祖父母、母亲和五个孩子,一家8口人的吃饭问题都要靠母亲种田来解决。
虽然父亲也寄来一些钱,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母亲脱下了旗袍、高跟鞋,摘下了首饰细软,换成当地农妇的粗布衣衫,从头开始学做农活。
生活所迫之下,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播种插秧、浇水施肥、耕耘收割等活计她逐渐都能应付,母亲由一个十指不沾灰的上海小姐蜕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
我无法想象,母亲原是一个衣食无忧、爱好音乐和艺术的女子,日后每天下地播种、挑粪、施肥……前半生和后半生完全不同,但她挺了过来。”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凌维诚带着4个子女前往上海,由于钱款不够,路上走了整整两个月。
返回上海后,她得知幸存的“八佰勇士”尚有不少流落街头、生活无着,便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抗日将领谢晋元遗孀昨日抵沪,下榻新新旅社。”
第二天,一些在沪孤军老兵、新闻记者、社会人士便找上门来,使本来冷清的小旅馆门庭若市,先后有近百名老兵诉说了流离失所之苦。
于是,凌维诚毅然担负起亡夫未竟的责任,四处奔走,向社会各界呼吁,到南京找宋美龄求援,无奈均未有回音。
nn其子谢继民回忆:
“ 在孤立无援下,母亲和幸存的孤兵们想过一起开公共汽车维系生计,还组织过工业服务社,生产毛巾、袜子、肥皂等,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母亲再去上海市政府讨说法。
结果市政府推到社会局,社会局又推到其他部门,奔波了一圈仍一无所获。”
n“ 后来我看文史资料了解到,国民政府当时的工作重点是打内战,汤恩伯曾召开老兵茶话会,动员孤军士兵返回部队,承诺哪怕是普通小兵,都给安排排长职务,但这些士兵没有一个答应如此的“优待政策”
——我曾问他们为什么不接受,他们说:八年来我们吃了那么多苦,打日本人是义不容辞的,但是仗我们打够了,内战我们不愿意再打了。”
“孤军的原籍以湖北为主,也有湖南、山西等地,五十年代初大部分孤军陆续返回家乡,临行前他们都来与母亲告别,母亲总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路费和安家费。”nn
即便如此艰难,尊为抗日英雄的遗属,WG时期,凌维诚和子女仍然受到了冲击。
期间,谢晋元的陵墓被砸毁,凌维诚及子女经历多次抄家,大儿子精神失常并于1970年病逝,一女婿更是被迫害致死……
英雄遗属尚且如此,其他壮士及家属的命运又将如何,实在是让人不忍联想。nn
nnn文章的最后,力荐大家这部讲述淞沪战役的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第三集中对坚守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有非常详细的影像介绍。
对正面抗日战场感兴趣的同学,有个系列的图书《一寸河山一寸血》也值得找来一读。
最后,还是想号召大家走入影院,支持《八佰》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
它或许并不完美,但它所讲述的故事与情怀却值得被看到。
毕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历史都不应被忘记,英雄更不应被遗忘。
nnn
素材来源:
1. 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2. 中国档案网(国家档案局主管):《谢晋元:“八百壮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3. 人民网:《抗日英雄谢晋元和他的“八百壮士”》
4.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县志:《刘训付:谢晋元孤军营》
5. 凤凰网:《寻访黄埔后人:谢晋元墓碑曾被砸毁 墓地围篱笆》
6.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难忘足迹: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
7. 人民网:《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中国军人的骨头有多硬?看看淞沪会战中的“八百壮士” 》
9. 新民晚报:《谢晋元 凌维诚:生死勖助》
10. 上海档案信息网:《母亲凌维诚:从上海小姐到谢晋元夫人》
PS:
这篇观影后记发布后,发现很多新注册的账号恶意评论——大多都是为了骂而骂、毫无来源根据,起初有些匪夷所思,后来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学校还没开学吧~
欢迎正常分享讨论,恶意回复一律拉黑。
感谢坚持看完这篇长文的每一位同学。
志愿军:存亡之战
山寨火种
侦察兵
智取华山
烈火金钢
二百三高地
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中国人民...
播放指数:525℃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传出,豆瓣和知乎两大精英平台,完全是不一样的声音。
豆瓣网友如同过年,知乎网友一片骂声。
当然这一切都是电影上映前的猜想。
如今电影上映后,朋友圈、豆瓣以及整个社交媒体的一致好评,让我恍惚了。
每次看完电影,个人感受和大多数网友的意见不一样时,我就会怀疑自己。
难道是我自己有问题?
以至于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都不敢发评论。
后来思索再三,还是坚持己见了。
这是一部很拧巴的电影,导演既想将主旋律进行到底,又试着去批判电影里政府的不作为。那么问题就来了,主旋律本身和diss政府是矛盾的。如果你想批判国民政府,那应该力度更大一点,而不是通过黄特派员的几句话一笔带过;当然弘扬主旋律那更不可能,国军的先天条件不允许。用主旋律的方式去拍一部反主旋律的电影,本身就不合适。
——这是我的豆瓣短评。
《八佰》算主旋律吗?
什么是主旋律?国、府、军、民,四位一体,谓之主旋律。
回顾一下我国主旋律战争电影的发展,无一不是如此。
从最早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到90年代的《大决战》,再到新世纪的“大业”三部曲、《战狼》都是如此。
那《八佰》呢?
这四位一体里,别的暂且不提,这“府”肯定不包括在内。
那你说这是主旋律,我不认同。
因为主旋律和diss政府是背道而驰的。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批判国民政府。
有一说一,这部电影大可不必向主旋律靠拢,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历史,国民政府的错误指挥使得这四百多人无援无助。
导演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反思性的战争电影。
今年我在上影节看了一部俄罗斯战争电影,名字是《勒热夫战役》。
勒热夫战役是二战苏德战场上的一次战役,苏联和俄罗斯虽然有承袭关系,但终究不是一家。
那么俄罗斯导演就可以毫无忌惮地“黑化”苏联。
其实,也不能叫“黑化”了,苏联确实比纳粹德国好不到哪儿去。
《八佰》完全可以按照《勒热夫战役》的模式去拍,骂上级、骂国府、骂老蒋。
大家可以一起骂啊!
可惜,这些在电影里一点儿都没有体现。
导演只派了一个“黄特派员”告诉谢晋元,政府不管你们了,一笔带过。
同样有批判精神的电影,在中国也有,比如和《八佰》同属一公司的《集结号》。
张涵予饰演的谷子地就是一个反传统型的军人形象,他在面对上级的指令和同志生死时,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电影的一大矛盾。
甚至在战后,他对着曾经上级领导的灵位破口大骂,正是因为他的失信,全连战士除了他之外,一个都没留下。
可惜这些在《八佰》里通通没有体现。
顺便说一嘴,《集结号》的故事发生在我军。
有人会说事实就是如此。《八佰》几乎是对历史的完全还原。
事实如此,但电影是艺术,艺术可以再加工。
当然这种加工不是篡改,可以厚此薄彼。
导演可以把重点核心放在某一个点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电影前后完全两张皮。
看的人不知道导演想说什么,观众看完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觉得应该为八佰壮士鼓掌喝彩,可他们的牺牲完全是国民政府不作为下的悲剧;
那你觉得国民政府很可恨,但却没有展开来讲。
关于被很多人夸上天的“群像戏”, 我也有话要说。
电影里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尤其前半段更是如此。
导演很想把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如果条件允许,他估计能把这四百多人都当成主角。
这就犯了大忌。
所谓的“群像戏”只是相对而言,任何艺术作品,都会有一个相对而言的主角。
《水浒传》,是不是群像戏?可唯一的主角依旧是宋江。
“群像戏”的塑造使电影前半段失去了主次之分。
尤其是那段八百壮士和日军在仓库内外搏斗的戏份,导演东一榔头西一棒头,让银幕前的观众风中凌乱。
为什么有一些影视改编,会将一些人物删除,或者将几个人物的性格事迹合并在一个人物上,正是因为影视作品需要主次之分。
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都是群像戏,可依旧有主次之分。
《拯救大兵瑞恩》难道不是群像戏吗?
可米勒上尉依旧是绝对的主角!
如果一味追求群像戏,使得电影没有主次,那就有些顾此失彼了!
《八佰》在人物塑造上也很失败,尤其是张译饰演的这个角色。
他努力想让人物复杂化,向反思战争电影靠拢。
在电影里,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几次逃跑、几次失败,依旧锲而不舍。
可在最后,还是回到了主旋律的框架之中。
你就让他逃了又能怎地!
中国最好的战争电影,《八佰》当不上,当然也不是《集结号》。
而是这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我觉得每一个想拍战争电影的导演,都应该看一下《高山下的花环》。
看看谢晋大师是怎么拍战争电影的!
很多年后,当我回忆起那夜《八佰》的放映现场时,将会萦绕着一股香油味。好吧,是我旁边一位女士的食物增添了另一种感官维度。趁着这股意犹未尽的味道,我散漫地谈谈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以下观点仅代表昨夜的我,与今天的我无关。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的叙事视角都是基于小人物,依然没有给国军官长以直面不讳的主角待遇。
我等了一个小时候才终于有一个有力的特写,来自一个即将死去的中国军人。
除了笑张译对一个懦弱者活灵活现却难免油滑的表现之外,观众一直很平静。
整部电影没有专心经营好一个人物,与其说是群像表演,不如说更接近于印象式的表现。像张译的出色,也是和故事本身关系不大的出色。我很怀疑里头的每个人物能够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叩寻到真切的认同感。
这部电影只拍八百壮士的故事,淞沪会战的正面战场完全没有提及。当电影进入主体叙事时,大场早就沦陷,国军大部已是撤退的尾声。
守卫四行仓库的是88师262旅524团的一营。电影中提到,88师曾补员五次,八百壮士的主体已经是各省保安团。真实历史中,更准确地说,已经是湖北保安团。
片中赋予他们具体化的人格,他们并不是王牌军,也不是地方派系,而更像是临时凑补的壮丁。他们嘴里念的是水稻,他们就是普通农民。除此之外,他们中还有东北军旧部,被表现成很孬种的角色。
仓库中的四五百国军,在各种陈述口吻中都被视为壮士、英雄,但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了合理地人性化地展现,他们之中也有弱者、怯夫。
当然,事实上,里面还有一部分中央军骨干。我们听到有一个片段,几个黄埔同学围坐在一起,轻声哼唱黄埔军歌的情形——轻声哼唱,而且没有字幕,歌声和镜头一闪即没,显露出有趣的意识形态上的忌惮。
机枪连的雷雄连长,上官志标连长,背着手榴弹跳楼的陈树生,甚至是壮士的指挥官与精神代表谢晋元,这些国军官、兵的形象通通都是模糊、薄弱的。很大程度上,与其说他们是一个人物,不如说他们只是一串姓名符号的借尸还魂。
大多数时候,谢晋元是不在场的,在场的时候,一半时间他站在二楼,对楼下空地上的士兵作着一场又一场只具有符号意义的讲话。一束强光从他的脑后逆射而来,使得他的面目和身躯完全沉浸在光晕之中。他的声音是如此无力,而他的形象是如此模糊。
可以说,四行仓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在片中是最缺乏力度的角色。但这和演员的关系真的不大,我认为片中没有一个没发挥好的演员。你可以说杜淳塑造的谢晋元在有限的发挥余地中是出色的,谢晋元在他的演绎下是一个无限寂寥、凄凉的悲剧英雄,但这个形象显得非常地脆弱,远未能表现出他阳刚、壮烈的一面。当你听到他说话时,你会觉得他的躯体里是空虚的,好像没有重量。虽然所有人物都缺乏血肉,但谢晋元毫无疑问是最缺乏内容的。
造成这种效果的,是镜头的拍法,更是创作意识的怯懦。当你拍八百壮士时,是不可能绕过谢晋元、杨瑞符、上官志标这些国军长官的。但是当你不敢重笔描摹这些人物时,这部影片的价值就已经大打折扣了。如果是艺术家的话,这部电影就不该拍了。
本来放弃对淞沪会战的整体呈现,只表现对整体局势并无左右之能的一营孤军已经是很大的退让。可是现在,还要更进一步地退让。那些确有其名的人、实有其事的段落,退位成背景和符号,本该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只能由被虚构出来的人物和动作所填补。
既然中国军人的形象都如此单薄,日本人的形象我们就更难去苛求了。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在等待,看它是否会展露出日本人的人性。我确实等到了,在影片一个并不高明的虚构情节中,士兵被要求杀俘,一个年轻日本士兵的恐惧和求饶在那一刻是人性的。但仅此而已,此外,日本人有形象的只剩下一位长官,这个形象完全没有超出过去影视作品中对日本人的扁平刻画。其余的日本士兵,都只是战场上跳动的人影和数字而已。
主题上也毫无突破和新意。基本上主题就是,原本只具外交意义的四行孤军,通过四天五夜的奋战,为溃退无能的国军挽回颜面,令列强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也唤醒和振作了国民抗战御辱的意识和信心。影片通过各行各业、各种各色的人物来说明,全面抗战是全体国民之责。这些人物不光有军人,有童子兵,有农民,还有商人、黑帮、妓女。
但是这能否立得住脚,得依靠逻辑链的最初一环——国军真的无所作为。取得国际尊重并不是八百壮士的事迹才有的,在此之前淞沪会战打了近三个月。但八百壮士确实具有特殊性,就像一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片,在各国势力、中外媒体的注视下,成为巨大的新闻事件和抗战标志。
但影片最后租界内的洋人武装也受到感召,为孤军开枪助阵,这个情节实在令我怀疑其可能性。国际上感佩孤军的忠勇善战,是真实的,但以资料中显现出的租界势力之软弱、自私、蛮横,开枪助阵实在过于艺术化。要知道,各国租界代表的是各国的政治立场,蒋介石用那么大代价打这一场大会战,包括最后大军撤退还留下一支孤军,很大程度上,就是想以战促和,打给国际社会看。倒不是和日本人直接谈,而是敦促国联能够干预日本的侵略。
然而三月战罢,边战边寻求外交施舍,最终是两头落空。脊梁骨头都打断了,也没换来各国对日方的实质制裁。所以,会战期间,国联九国之绥靖已经展露无疑,以他们对日军的忌惮、恐惧,很难有开枪助阵此种强硬的行为。
事实上,后来八百壮士退入英租界,怕事的英国人当场就将中国军队的武器给缴了,谢晋元部沦为孤军营,陷身租界,不得自由。数年中种种监禁、控制、冲突更不必说了,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日军的畏惧。
片中充满演绎、虚构成分。对于一部艺术作品,哪怕是一部重要的历史作品,你也不能要求它一定要忠于史实,但如果演绎和虚构削弱了真实原本具备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反问:为什么不遵循史实?
一个一个背着手榴弹从窗口跳下的士兵,那是一种苍白的悲壮。时代往前飞逝,而创作者的意识和手法还停滞在十几年前,实在悲哀。中国军人在抗战中的表现,其懦弱,其英勇,其活生生的真实的细节,根本毋须脱离实际的渲染、夸大,已然是力道充沛的素材。
冒死拉电话线的情节可能是离现实性最为遥远的一段虚构。这一段悲壮有余,却好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差别。其实仓库中本就有电话线。要知道,四行仓库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这么坚固的掩护条件,原本就是88师的指挥部,能不配备电话系统吗?不过从电影处处自由发挥的风格来看,倒也不应苛责。
杨惠敏献旗的故事,可能是这四天五夜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却最为失真的一个。这是受当时的的报道策略,后来杨惠敏的夸大,其他次要当事人的知情所限的影响。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游泳献旗的事是没有的。
片中至关重要的场面垃圾桥,很多百姓死在这里,日军开枪杀了很多人,但是事实上除了最后撤离的那一场战斗,垃圾桥平时恐怕并没有这么危险,杨惠敏也无需将旗帜裹在身上,渡河泅献。电影中还将杨惠敏脱下外衣,取下国旗的一幕,处理成“姜武”偷窥看胸的情节。
真实情况是,杨惠敏的确很勇敢,很热心,不过她不是十七岁的少女,有二十多了。27日晚,她站在桥上,冒着生命危险,朝仓库大声喊话,要求进入仓库服务。雷雄请示谢晋元,谢晋元不许。但杨惠敏不走,还问守军需要什么。谢晋元让雷雄转告:“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国旗。”天亮前,旗帜送到,次日上午从仓库楼顶升起。
但紧接着谢晋元就打电话,要求提供一面更大的国旗。当天下午,谢晋元派人与杨惠敏再次取得联系,拿到一面巨幅国旗,当时就升了上去。原先那面国旗改挂在靠近租界的侧面。
当晚深夜,童子服务团在叶春年带领下开车绕道而来,再次送来一面他们手中最大的国旗,杨惠敏和记者曹聚仁也随同来了,但谢晋元忙于军事,没有接见他们,由雷雄代为接见。
负伤的士兵被转往租界医治,事先已统一口径,当被问到仓库有多少人时,回答:“八百人。”
电影中也有一名上海本地的方记者进入了仓库,仓库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就是由他问的,这名记者的原型应该就是战地记者曹聚仁。
可见献旗一事之所以叙述混乱,是因为送了三次,而且献旗者不止一人。出于众人人身安全的考虑,也可能有媒体追求英雄叙事的本能,杨惠敏被推到了前台,凝练成整个事件中一颗闪亮的符号。
被淹没在日军太阳旗之中的四行仓库楼顶突然高悬起飘扬的国旗,且一面比一面大,这激怒了日军。影片中据此演绎出在敌军飞机轰炸下的护旗壮举,只能说这很符合商业片的戏剧化逻辑。但我没有看到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的叙述,日军主要在一旁的交通银行窗口对我军攻击,并派出了坦克、掘土机和驾着机枪、迫击炮驶入苏州河的汽船——但由于忌惮租界,河道狭窄,加上中国百姓集中船只,设卡阻挠,水面攻势没有得逞。只是,日军的进攻并没有专注于楼顶的国旗。
影片中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情节还有中日两方指挥官,分骑黑白马,于战场对峙喊话的情节。日军指挥官向谢晋元强调,这是一场事关你我二人的荣誉之战。这又落入了以往刻板叙事的巢穴——对日本人的个人荣誉感过分的渲染。
当然,在二马对峙的那一刻,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两个民族仿若正邪对立的较量。这匹莫名出现在银行仓库的白马,贯穿全片,它象征的是谢晋元为代表的每一个为抗战付出努力的中国军人的精神,你也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脊梁”。这固然雄浑,但还是一种套路并太过简化的英雄叙事和民族叙事。观众绝不是为了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走进电影院,安静地坐下来等待的。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是更复杂,更细微,更新颖的表达。
就这个情节展现出来的意识而言,它与片中的戏曲元素是相仿的。片中的戏曲艺人、戏曲唱词、单骑闯关的赵子龙,都是这种二元化与刻板概念化意识的体现。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出自底层平民视角,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国民意识。影片中的戏曲元素,演绎成分,在套路化和戏剧化的层面上看是非常好的,但无疑却在削弱影片的精神性,让它始终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状态,无法深潜下去,讲述出一些更为冷静、更为丰富的东西。
影片中刻意赋予人物方言口音,却又缩手缩脚,不敢彻底方言化,使得每一种口音都沦为普通话和方言蹩脚的杂交。当然我也认为彻底方言化绝不是明智之举,影视剧中对方言的选用本就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学问,我认为一般最好还是使用普通话,想要试图融入一点地域特色加强真实感,反而提醒了观众,你们看的是一场假戏。
一场戏看下来,最令人出戏的恐怕就是谢晋元的口音了。谢晋元是广东梅县人,似乎应该是客家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应该讲客家话,但片中的谢晋元带的口音似乎是通常意义上的广东话。我还是要强调一遍,杜淳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当片中的谢晋元说出蔡少芬式的普通话时,我会疑虑影片对谢晋元的态度是否有一种无法言明的暧昧。
按理说,谢晋元是民族英雄无疑了,但片中对他的刻画都是充满“阴影”的,而且频频不在场。当这难免有些滑稽的口音出现时,你心里会闪过疑问,这究竟是一种正面的呈现还是负面的呈现?难道我们在用一种负面的手法表现一个英雄人物吗?果真如此,那真是影史上的一出“壮举”。我想这已经无关乎电影,就像片中最后,谢晋元被告知的一样,一切都是政治。对最应该被凸显的谢晋元如此处理,体现的正是如今的政治尺度。
当我们说到电影中的政治,不得不被说到的就是那面飘扬的民国国旗。升旗、护旗的情节在片中是一个高潮段落,但这一段最令我饶有趣味地注视的却是对这面旗帜的展现。不揣冒昧地说,片中的外国国旗都能得到从容的展现,片尾甚至有超大幅的外国旗帜,这面民国国旗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它的镜头着实不少,可见是想痛快地展现,但大多数时候它只是远远的模糊一团。
显然摄制组为此也费了一番心思,有一次给了个背面镜头,隐隐绰绰地映出其图徽。还有一次对旗帜非常近距离的展现,我印象中是旗帜炸倒后被重新扶起的桥段,那一个镜头主要是落在旗杆上,随着旗杆上抬,将将露出迎风招展的红色一角。就在图徽将要露出的一刹,镜头切掉,好险!这一段是为讴歌护旗壮举,但壮士们护的却是一面不能被我们看清的旗。
影片中最令人失望的政治,还是对抗战中国军的整体评价仍是负面的。这从一开始对国军溃退这一段的截取已经明确表意。之后在片中也在暗示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是懦弱的和令人失望的。一路顺下来的逻辑就是,因此他们没能唤醒那些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租界人士,没能凝聚起国人百姓共御外侮的力量。是坚守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替国军挽尊,重塑了民众的信心,打动了寰海内外。可是,如此脓包的国军,将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一味的赞美毫无必要,但基本的尊重必不可少。
对国军这一长久的负面印象也影响到了八百壮士。其实早在当时,毛泽东就将八百壮士定性为“民族革命的典型”,号召广为宣传。八百壮士的事迹直到如今,也令人感怀,人们的情感是依托在真实的人物身上的。虚构人物依然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但比不上真实人物的说服力。可是这些哪怕只是低级国军官长的人物,也没能得到客观大方地表现,我也只好忍不住一边看一边连声叹息。
其实固守仓库前的淞沪主战场可以拍出史诗性的大片,孤军退入租界后的几年也完全可以拍出很厉害的生活化电视剧,像《风骚律师》那样精彩的。我看过一些极为翔实、具体的资料,充满完全打破刻板印象的真实细节。一边看一边想,这一笔一笔的才是应该被拍背呈现的人性,而不是除了歌颂就是批判,总是表现一些宏观的、激烈的、煽情的方面。比起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我更想看的反而是困在租界中的谢晋元如何苦苦周旋于工部局、求全于国政大计,以及孤军营中悄然滋长的那些他也无法控制的变化。比如,被概念化的八百壮士退入租界后也曾军纪涣散、官佐丧志,连上官志标在孤军营中都和谢晋元爆发过矛盾。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等到那样自然的作品和那样自在的叙事出现。时值今日,我们也只是在拍、在看八个样板的一千种翻版。
但我不会否定《八佰》,我认为它在这个时代依然有超出影片本身的代表性。
它依然奉献出了大气和写实的战争场面,每一位演员都贡献了充沛的情感和出色的表演,明星没有光环,彼此毫不抢戏,配合得很默契。
影片中最精彩的细节还是形容第一次碰女人的感觉,那是来自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养分,中国的文艺作品,对性描写那是一出手就有的。
最精彩的角色还是张译的老算盘,那股郑重其事的油滑制造出的笑料,令观众没有白来。
更为重要的是,《八佰》在文献上的价值,它用它的叙事方法、意识形态和政治遭遇,在映射着这个时代。
对于未来,我们永远都要有信心。历史不是洪水猛兽,历史不是政治。历史是养料,是桥梁,是纽带,是我们每天早上起床自然而然就会面对的东西。
(公众号:段雪生)
相比凝练、恢弘的叙述,令我沉迷的将永远是细节,无尽的细节。
那么,退守租界之后,壮士经历了怎样的凶险和磨难?英雄又为何命丧宵小之手?
请看——
壮士八佰归何处,将军孤愤几人知?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评《八佰》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名叫《做个勇敢的中国人》的影评,那是写给《金陵十三钗》,在那篇评论中,我质疑我们是否为了歌颂的目的而刻意美化了历史,比如将片中女性的悲惨命运描绘为“崇高的自愿牺牲”,又比如将片中的中国军人描写的神勇无比悍不畏死,如果真这么能打,又怎么会有南京大屠杀?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说:“有一部电影更应该拍:《淞沪战役》。那是一场惨痛的失败,绝不光彩的战斗,七倍于敌的兵力,巨大的伤亡,几年前还在内战的乌合之众,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烟的将军,勾心斗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员,直到最后的大溃退。那个故事里却一样有真正的人性,一样有在大败逃中死战到最后的人。做个勇敢的中国人,先从直面历史开始。”
然后,过了将近十年,终于等到了这部《八佰》。
这一次,我们有没有勇气直面那段惨痛残酷的历史了呢?
评价电影之前,我们先看看真实的历史。
当年大清灭亡,袁世凯称帝亦覆灭,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日本趁机侵占东北,东北军不敢抵抗,为保存实力,撤入关内,国人深以为耻,要求抗战呼声高涨。
但以当时中国之贫弱,若全面开战,能是收复国土,还是会丧尽主力而溃败,甚至丢掉半个或整个中国,没有人敢预言。不打,丧权辱国,打了,打不赢,可能亡国,而要打,还要打赢,对当时的中国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中国国民,也都对“自己的军队”没有信心。只因当年的军阀部队视民众为鱼肉,一心争抢地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民众又怎会对这样的军队有好感?
但若大一个中国,四万万国人,就真的没有勇士了吗?
其实在东北,就有无数人站出来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在上海使日军伤亡惨重;1933年,长城抗战,这一次东北军退无可退,只能与中央军西北军联手抵抗……这些战斗使中国人明白,日本人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敢打,敌人也是会怕会死的。
终于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北平,8月8日,举行北平入城式。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两日军要闯入被守军打死,日军调兵上海。中国军队决心抢先进攻,将最精锐的德械师88、87师投入上海,此后两国不断增兵,中国投入60多万兵力,日本投入十几万兵力和海上舰队,上海变成血火绞肉之地。
但随着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损耗,各地赶来的“杂牌军”作战能力低下,而日军从南北两侧登陆,准备合围中国军队。当时国民政府还幻想着再多撑几天,就能等来“国际干预”,再加上如果上海失守,对国民士气影响极大,而迟迟不肯撤退,直到形势极度危急,几十万军队即将被日军合围时,才匆忙下令撤退,导致撤退变成溃败,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三十多万人,日军伤亡约六万人。
中国军队无法守住上海,且伤亡是日军的数倍,这一是因为当时中国军队由各地杂牌军组成,武器装备和战斗素质都远不如日军,二是指挥上前期硬打硬拼伤亡极大,后期精锐拼光了,剩下的军队虽多却战力和士气低下,不撤,被合围就是全灭,一撤,就成了大溃败。
然而这场战役也证明了中国军队是有勇气有决心和日军一战的,精锐军队能给日军造成极大损失,而各省的杂牌军们之前虽然还在打内战抢地盘,但面对外敌却也能同仇敌忾,装备素质都极差但也敢与日军殊死拼杀,甚至向日军发起冲锋,极为悲壮。
我查到的淞沪部队参战资料
中央军:1师、3师、9师、11师、14师、36师、67师、78师、87师、88师、96师、98师、独20旅、中央教导总队、 税警总团
浙军:6师
湘军:8师、15师、16师、18师、19师、23师、46师、53师、62师、63师、77师、109师 、128师、新34师、预备11师、独37旅、暂11旅、暂12旅、暂12旅
鄂军:13师、79师、167师
川军:26师、133师、134师、135师、144师、145师、146师、147师、148师、独13旅、独14旅
西北军:32师、33师、106师
豫军:40师、45师
鲁军:51师、58师、独45旅
皖军:44师、56师
闽军:52师
苏军:55师、57师
粤军:59师、60师、61师、90师、154师、156师、159师、160师、独20旅、66军教导旅
黔军:102师、103师、121师、独34旅
东北军:105师、106师、107师、108师、109师、111师、112师
桂军:135师、170师、171师、172师、173师、 174师、176师
在这场战役之前,他们并不是“中国军人”,只是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桂军、川军、粤军,湘军……是各军阀们的爪牙,是被抓来的壮丁,只知有官,不知有国。但在上海,面对外敌时,他们千里而来集结到了一起,真正成为了一支军队,在国人面前,在外敌面前,在列强观战团面前,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士兵。他们从之前的为地盘而战,为权力而战,终于开始真正的为国家而战,为民族存亡而战。
这支军队,装备和训练不如日军,有些还拿着大清的汉阳造,穿着草鞋,甚至鞋都跑没了的跨越千山万水赶到战场。很多人士气低下,贪生怕死,不知国为何物,只想回家种田生娃。军官素质也不高,对士兵往往只有打骂,极少有能慷慨激昂做保家卫国思想动员的,喊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敢后退就毙了你”。更有些军官自己先逃了。高层指挥上一味死拼,不能及时撤出,造成巨大伤亡和溃败,直接导致南京失守。这些都令人痛恨长叹。
但也正是这样一支军队,将骄狂到以为自己可以灭苏踏美、可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挡在了上海三个月。以当时日本陆海军战力,纵然是美苏英法德,又有谁敢说自己可以轻胜?俄国曾被日本击败,苏联在诺门坎坦克大炮是日军数倍仍然伤亡巨大,英国被日军轻取了香港和东南亚,美军在太平洋诸岛上以压倒性的兵力火力打到现在还会做恶梦。而列强都没有真正和日陆军主力全面长期作战过,只有中国,面对百万日军独撑了那么多年。
仅夺取上海,日军就伤亡数万,之后还有上高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以及敌后无数人的反抗……让日本人明白了中国虽弱,却不可欺。中国人看起来一盘散沙,但匹夫之怒,亦能流血千里。中国人可以流尽鲜血,但在那之前,所有想灭亡中国者,先会流尽血而亡。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在一次又一次庆祝胜利的纪念日里,又如何评价上海的一间小小仓库中的几百孤军呢。
这些军人其实是个弃子。在主力溃退后,他们被留下,望着一河之隔的歌舞升平,戏台之上,唱着孤军勇将的戏码。这是一种表演吗?或许是,要给英美列强看,告诉他们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给日本人看,告诉他们中国仍有勇士,给中国人看,告诉他们有人还在战斗。
大局需要弃子,政治需要表演,宣传需要大义,但那些被留下的人,却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这一次演出。
当我们要拍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时,我们想纪念的只是这几百个人吗?这几百人真的全是英雄吗?中国只有这几百人是英雄吗?不,当年参战的无数人里,有勇士,也有懦夫,有好汉,也有恶棍,而更多的只是普通人,他们会害怕,会有欲望,想回家种地,想有岁月静好的生活,但他们无路可退,身后就是上海,身后就是南京,身后是整个中国。
我们要纪念的,是所有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人。几百人,能映出百万人,千万人,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置身于那时那地,又是否能比他们更勇敢?
看到电影中那些士兵绑着手榴弹一个个高喊名字跳下楼去时我落泪了,我的泪水,并不是因为电影里可能经过虚构加工的情节,而是为那些历史上真正用血肉筑起了长城,却没有机会喊出自己名字的人。
我很害怕我们的文艺作品会为了某种表达,而放弃历史的真实。比如为了歌颂,就将凡人打造成伟人圣人,或为了批判,又将他们塑造的丑陋不堪。那都不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随着亲历者的逝去,已经变得模糊而不可寻,才给了后人随意涂抹的空间。汉武如何说秦皇,大清又如何著明史?不吹不黑的面对历史,真的太难。
相信当年的中国士兵都神勇无敌深明大义,那是没有脑子,但若是认为他们都是混蛋懦夫,那是没有良心。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从直面历史开始。
不涉及任何历史问题。
《八佰》叙事完全不及格。
举个例子,如果是二战电影,你问这个电影里,特定的人物/士兵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打德国佬,或者世界和平,那是不及格的。是在问你,打败邪恶轴心,你接下来的任务是救一个人,还是到一个地方,到了一个地方之后是不是要到另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是为了另一些人可以怎么怎么样。
孙元良把人留在四行仓库,最该交代的用几行字就敷衍过去了。影片的开头好像花了15分钟决定到底该从哪里开始。
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要有具体的目标,具体两个字画重点。我们观众是跟着人还是跟着事?跟人跟哪个?守仓库,是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这个地方重要,战略意义还是精神意义。这是电影前20分钟内就必须解决掉的问题,让观众在乎动机,在乎为什么。动机可以加深,可以扭曲,变化,颠覆(subvert),但如果一开始没讲清楚,你给我的理由仅仅是打鬼子抗日,我作为观众根本不会投入我的情绪,在乎一帮人打斗2个小时,最后半个小时说一句,是表演,是政治。
这是整个电影的问题。具体到每个士兵和所谓的群像也一样千疮百孔。
士兵方面,完全不知道在打什么,这个等会具体讲。群众方面,都显得莫名其妙,举两个例子。
比如,电话线这个桥段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为什么还要装电话线?其他人如果是为了钱,那赌场老板的弟弟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去送电话线?(这个角色飞奔过去还扎小辫子,我这里直接笑出了声。)装完了电话线用了么?
再比如送旗子,为什么要送这面国旗?旗子是刘晓庆的就一定要冒死送过去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护旗虽然是尴尬的房间里的大象,反而是唯一说得通的场景。长官有比较具体的部署(只能说比较),每个士兵的行动也相对有目的性。
接着说最大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就是空间和时间。以一系列问题就能展示:
空间:n大场在哪里?n闸北在哪里?n四行仓库在闸北的哪里?n租界在哪里?n选择四行仓库守,为什么?n那仓库构造是怎么样的?到底有几楼?n到了仓库怎么布防呢?哪里强?哪里弱?n下水道在哪儿?没有人放哨么?为什么是被新到的逃兵发现的?n在战斗的过程中,士兵提到东西楼,那东楼西楼分别在哪里?有区别么?n从护旗的片段看出来,顶楼有机枪,是影片里一直在强调的德械么?怎么会在那儿的?n电话线装上了,那能打电话那为什么特使要亲自来?n黄晓明演的特使和谢晋元谈的时候有一间有维纳斯的诞生壁画的房间。这间房间到底在仓库哪里?是谢晋元的指挥室么?
时间:n第一日到第四日,如果第四日算他撤退,都是苦战,是否有任何本质区别?那为什么要把电影按天数来架构?n14小时前的这个蹩脚的倒叙到底是为什么?意义在哪里?
这些重要么?太重要了,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最终还是影响了电影的故事和人物。
没有清晰的因为所以,导致任何共情需要借助宏大的身份叙事认同的外力。所有明星煞有其事的背身特写都在破坏(sabotage)故事起反作用。连煽情都没及格。
电影里的人物可以因为战局混乱稀里糊涂,但观众不能。
没有关于仓库空间的信息,直接体现的是谢晋元没有任何的部署和指挥,除了最后集体冲桥,那是不是说这个长官作为领袖除了发表演讲没有任何作用?
中日实力悬殊,那为什么打不过,是士气,是不够战狼么?n显然不是,那是武器装备?临阵指挥?那到底缺什么?n受过教育的德械和剩下的杂牌军区别在哪儿?n中央军的德械到底是什么呢?跟敌方的装备差距在哪里?不会只是德军的钢盔吧?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意向的重叠。外面也唱戏,里面也唱戏,脑子里还唱戏,唱两次。n读信和唱戏,只取一个,分开来两个桥段都行,要放在一起,就两个相互打扰,还打扰观众。
白马是中国人的精神么?真的有必要么?
整个电影结束,是一种看完变形金刚的累和烦躁。全片两个半小时,不如结尾真实场景的几秒钟。这不是在说电影制作者技术不精(或许有,但这里不评判)。是电影创作上智识的参与(intellectual engagement)几乎为零,以为把几个东西符号一样地放置组合在一起,并加以美化和精修,就是讽刺,就是意象,就是感动,观众就该自动得出许许多多的深刻,但这不是观众的责任,不该把你没有做到的一部分完成。是笨还是懒惰,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是后者。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不畏生死的英雄后续的命运竟会如此凄惨……
nn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谓是一波三折。
时隔一年,再次观看这部电影,过程并不轻松,或许用“痛苦”二字形容更为贴切——疼痛、震撼,却忍不住想要推荐身边所有朋友走入影院去感受。
因为,它真的值得。
在此,分享下这篇查资料查到手断的观影后记,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后再去看这部电影,大概观感会更复杂吧~nn
n在这部场景宏大、剧情悲壮的电影作品中,众多演员,尤其是如魏晨、俞灏明、郑恺等青年演员,奉献了脱胎换骨般整容式的演技,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一度忘记了他们曾经是谁,记住的只有“四行孤军”和他们的那句“来生再见”。
n已经有太多影评分析过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而我在此更想分享的,则是在《八佰》中所没有呈现、也无法呈现的后续——在真实的历史中,撤兵后,团长谢晋元和幸存将士又经历了什么?
n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为国抗战、不畏生死的英雄后续的命运竟会如此悲惨。nn
nnn说到后续,则必须先要介绍《八佰》所发生的历史时期与战争背景
一、历史中的《八佰》:“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沪会战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n淞沪会战之惨烈、悲壮,不是一言两语可道清,却应被所有国人铭记,强烈推荐大家观看相关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优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nnn2. “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n蒋介石对此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孤军奋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息,以争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强国的介入调停,遂决定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88师的师长孙元良最终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他们的阵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四行仓库。n
nn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将士,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
就这样的四百多人,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n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与英美记者,不顾流弹横飞,全程围观着对岸这场中日军队的激烈交战。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n
nnn3. 坚守之后缘何撤兵?
中日连日战争,给对岸的公共租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n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政府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退。
很快,蒋介石便下达了撤军令。
n虽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顾全大局、执行命令。
这便是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n
nn此次坚守,“八佰壮士”以四行仓库这一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谢晋元因此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n
nn二、后续:死者易,生者难
1. 撤兵后“八佰壮士”被囚于“孤军营”,结局悲惨
“八佰壮士”自四行仓库撤兵后,进入英国租界领域,英军之前原本答应“负责掩护孤军撤退”,使“孤军由租界到沪西归队”。
可当孤军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以与四昼夜血战一般大的代价进入租界时,却立即被英军勒令收缴武器。
孤军以“军人不能离枪”为由,拒绝缴械,双方形成对峙,这时,国民党政府还派人劝说孤军配合英军——可孤军的枪刚交出去,英军就将孤军押上车辆,送胶州路羁留。
n
英军之所以轻食诺言,是因日军威胁租界当局:“如果准许孤军通过租界归队,他们将开进租界追击孤军”
——基于此,原本虎胆如斗、凛凛然视日军如鼠辈的“八佰壮士”就这样不明不白束手就擒,在形同战俘营的“孤军营”被软禁4年之久。
n“孤军营”四周以铁丝网围困,由白俄兵看守,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在艰苦的环境里,团长谢晋元依然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更带领战士平整场地,自盖房屋,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使战士学习技能,便于今后独立生活,生产收入除补贴生活费外,还捐款数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战经费。
期间,为维护民族尊严,孤军战士曾赤手空拳与白俄士兵肉搏,一百余人受伤,更有四人被砍成重伤,不久即牺牲。
4年的苦熬间,团长谢晋元写下了近50万字的日记。
他在日记写道:“孤军营在租界内几乎与‘俘虏营’无异,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艰苦。”然而谢晋元依旧积极乐观,严格治军,每天早操前还坚持升旗仪式。nn
由于多次坚决拒绝日伪的诱降,谢晋元最终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乱刃刺杀惨死,享年仅37岁,团附上官志标见状上前捉拿凶手时,亦被刺成重伤。
此后,名振天下的“四行孤军”沦为日军苦役、大部分客死他乡。nnnnnn2. 谢团长遗孀返上海,为幸存孤军辗转求生计
身为英雄谢晋元的夫人,凌维诚同样是一位有胆识、敢担当的女性。
谢晋元,字中民,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出身贫寒,自幼励志为国献身。
他的妻子凌维诚则出身上海徐家汇的商人家庭,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吹拉弹唱样样全能,尤其擅长小提琴,在当时的上海滩,是名副其实的时尚新女性。
谢晋元与凌维城1927年在一次婚礼上结识,当时两人分别是伴郎和伴娘。
尽管凌母对在战争年代嫁给军人表示担忧,凌维诚还是不顾反对,与谢晋元相恋。
nn1928年5月初,北伐军在济南遭日军阻止(史称“济南惨案”),谢晋元作为先锋营营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转道汉口医院养伤。
此时,一年前在上海结识的女友凌维诚前往武汉探望,两人感情日渐加深,伤势临近痊愈时,谢晋元向守护在一旁的凌维城求婚。
n1929年9月,二人在汉口大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西式婚礼,宾客云集。
由于战事,婚后两人聚少离多,大多靠通信交流。n
nn1936年上海抗战形势吃紧,谢晋元为了安心抗日,决定让怀有身孕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到广东蕉岭乡下老家——谢晋元当时的安排遭到了妻子凌维诚全家人的反对。
凌维诚当时本可以随同为高级将领的亲属去重庆,但为了让丈夫安心打仗,仍然听从了谢晋元的嘱托,带孩子前往公婆所在的老家。
一个从小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上海姑娘,猛然拖儿带女到粤北穷乡僻壤,不但要亲自下地挑粪种田,更要侍奉一双年迈的公婆、养育嗷嗷待哺的四个子女及谢晋元已故大哥留下的年幼女儿——这样的日子,凌维诚苦苦熬了10年之久。
nn其子谢继民在回忆往事时对媒体如是说:
“ 按照客家风俗,男人是不下田种地的,年迈的祖父也确实无法担负农活,母亲便成了唯一的劳动力。
大伯的女儿谢孟招与我大姐年纪相仿,因大伯去世、大婶出走而无人照料,母亲将她视若己出——这样一来,祖父母、母亲和五个孩子,一家8口人的吃饭问题都要靠母亲种田来解决。
虽然父亲也寄来一些钱,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母亲脱下了旗袍、高跟鞋,摘下了首饰细软,换成当地农妇的粗布衣衫,从头开始学做农活。
生活所迫之下,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播种插秧、浇水施肥、耕耘收割等活计她逐渐都能应付,母亲由一个十指不沾灰的上海小姐蜕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
我无法想象,母亲原是一个衣食无忧、爱好音乐和艺术的女子,日后每天下地播种、挑粪、施肥……前半生和后半生完全不同,但她挺了过来。”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凌维诚带着4个子女前往上海,由于钱款不够,路上走了整整两个月。
返回上海后,她得知幸存的“八佰勇士”尚有不少流落街头、生活无着,便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抗日将领谢晋元遗孀昨日抵沪,下榻新新旅社。”
第二天,一些在沪孤军老兵、新闻记者、社会人士便找上门来,使本来冷清的小旅馆门庭若市,先后有近百名老兵诉说了流离失所之苦。
于是,凌维诚毅然担负起亡夫未竟的责任,四处奔走,向社会各界呼吁,到南京找宋美龄求援,无奈均未有回音。
nn其子谢继民回忆:
“ 在孤立无援下,母亲和幸存的孤兵们想过一起开公共汽车维系生计,还组织过工业服务社,生产毛巾、袜子、肥皂等,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母亲再去上海市政府讨说法。
结果市政府推到社会局,社会局又推到其他部门,奔波了一圈仍一无所获。”
n“ 后来我看文史资料了解到,国民政府当时的工作重点是打内战,汤恩伯曾召开老兵茶话会,动员孤军士兵返回部队,承诺哪怕是普通小兵,都给安排排长职务,但这些士兵没有一个答应如此的“优待政策”
——我曾问他们为什么不接受,他们说:八年来我们吃了那么多苦,打日本人是义不容辞的,但是仗我们打够了,内战我们不愿意再打了。”
“孤军的原籍以湖北为主,也有湖南、山西等地,五十年代初大部分孤军陆续返回家乡,临行前他们都来与母亲告别,母亲总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路费和安家费。”nn
即便如此艰难,尊为抗日英雄的遗属,WG时期,凌维诚和子女仍然受到了冲击。
期间,谢晋元的陵墓被砸毁,凌维诚及子女经历多次抄家,大儿子精神失常并于1970年病逝,一女婿更是被迫害致死……
英雄遗属尚且如此,其他壮士及家属的命运又将如何,实在是让人不忍联想。nn
nnn文章的最后,力荐大家这部讲述淞沪战役的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第三集中对坚守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有非常详细的影像介绍。
对正面抗日战场感兴趣的同学,有个系列的图书《一寸河山一寸血》也值得找来一读。
n
最后,还是想号召大家走入影院,支持《八佰》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
它或许并不完美,但它所讲述的故事与情怀却值得被看到。
毕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历史都不应被忘记,英雄更不应被遗忘。
nnn
素材来源:
1. 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2. 中国档案网(国家档案局主管):《谢晋元:“八百壮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3. 人民网:《抗日英雄谢晋元和他的“八百壮士”》
4.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县志:《刘训付:谢晋元孤军营》
5. 凤凰网:《寻访黄埔后人:谢晋元墓碑曾被砸毁 墓地围篱笆》
6.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难忘足迹: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
7. 人民网:《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中国军人的骨头有多硬?看看淞沪会战中的“八百壮士” 》
9. 新民晚报:《谢晋元 凌维诚:生死勖助》
10. 上海档案信息网:《母亲凌维诚:从上海小姐到谢晋元夫人》
PS:
这篇观影后记发布后,发现很多新注册的账号恶意评论——大多都是为了骂而骂、毫无来源根据,起初有些匪夷所思,后来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学校还没开学吧~
欢迎正常分享讨论,恶意回复一律拉黑。
感谢坚持看完这篇长文的每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