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一个明星的诞生1976

一个明星的诞生1976  情路星光 / 星梦泪痕

197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芭芭拉·史翠珊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加里·布塞奥利弗·克拉克MartaHeflin莎莉·柯克兰德乔安妮林维尔保罗·马祖斯基斯蒂芬·布鲁顿DonnieFrittsBookerT.JonesJerryMcGee比尔·格雷厄姆丽塔·考里基托尼·奥兰多伊索·阿克瑞恩罗伯特·英格兰德梅迪·诺曼SusanRichardson

类型:剧情爱情音乐导演:弗兰克·皮尔森 状态:HD 年份:1976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6.2分热度:97 ℃ 时间:2022-04-25 09:23:57

简介:详情  本片是同一故事第三度重拍的版本。此片将好莱坞的背景改成今日的摇滚乐坛,男主角原是着名的摇滚乐歌手,而女主角则在小型夜总会卖艺。影片中有不少热门插曲,部分片段的镜头和表演都不俗,但整体则显得有点矫揉造作,角色欠缺真正的...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本片是同一故事第三度重拍的版本。此片将好莱坞的背景改成今日的摇滚乐坛,男主角原是着名的摇滚乐歌手,而女主角则在小型夜总会卖艺。影片中有不少热门插曲,部分片段的镜头和表演都不俗,但整体则显得有点矫揉造作,角色欠缺真正的生命感,不过娱乐性还是维持相当水准。本片曾获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金像奖
  • 头像
    gogoboyz

    看到翻拍的2018版能刷到7.4,这部有着Evergreen这样不朽旋律的76版却只有6点几分,忍不住出手写上几句了。

    不知到有多少豆友在看了2018版之后,像我一样把1976版又翻出来重温一遍的呢?(看了一下短评,还颇有几个)

    在我看来,2018版只能算是一次中规中矩的翻拍,谈不对前作有多少超越,唯一能大幅加分的就是导演兼男主Bradley Cooper,确实比76版的Kris Kristofferson帅多了。

    当然,76版的Kris Kristofferson也挺帅,他和史翠珊为电影原声专辑拍摄的充满情欲色彩的封面照,曾经风靡一时,90年代初欧美流行音乐在国内兴起时也曾在一些街头的音像店里抛头露面,尺度之大,在当时的中国也堪称惊艳,偶然邂逅,从此深深刻入脑海。

    当时只认得照片里的史翠珊,不认识Kristofferson,也不知这张照片的来历,是后来有了互联网之后才知道出自一部电影A star is born,又过了几年,才在网上找到了这部片子的资源,完整看了一遍,还把同名原声大碟也收入囊中。

    看过片子之后,才发现Kris Kristofferson这张照片只是角度拍的好而已,真人离自己想象中的还是有些差距。

    看出来了吧,仔细看,无论是脸部五官轮廓还是身材,都还是略逊“浣熊”Cooper的。但其实也能看到18版里Cooper故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以接近76版Kristofferson的人设。当年拍片的时候,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才是制片人兼女主史翠珊的男主头号人选,双方也进行了实质性的接洽,猫王本人也愿意出演此片,并寄希望于此片能重振其江河日下的职业生涯。但其开出的片酬太高,同时猫王的经纪人也担心观众会把片中职业生涯走下披露的男主与现实中大名鼎鼎的猫王对应起来,最终双方未能谈成。史翠珊的中学老同学、也是著名歌星的尼尔.戴蒙德也被接洽出演,因为其演唱会日程太满无暇分身而谢绝了此片,最后由Kris Kristofferson得到了这个角色。

    76版在今天的最大看点,就是“怀旧”。

    里面可以看到许多40多年前美国社会风情,流行乐坛的生态,人们的饮食日常,......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放到今天看都惊艳得让人屏息。看的时候我总在想,76年我们父母那辈中国人在干嘛,穿的什么,吃的什么,玩的什么....越想越心酸啊。那个年代的一个普通中国人如果有幸去到地球那边的美国,会不会有登陆外星球的穿越感?80年代初从中国初次去美国的芭蕾演员李存信在其自传《毛的最后一个舞者》中的叙述可资参考。

    对比18版,78版由于制作经费(仅为600万美元)和拍摄技术的限制,对舞台演唱部分的拍摄,无论是机位调动,还是剪辑合成,都显得廉价粗糙,不尽人意。但瑕不掩瑜,影片最为璀璨的遗产就是那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的不朽经典Evergreen。40多年后的今天点开这首歌的mp3,依然春风拂面,燕语莺啼。这就是经典永不过时的魅力。只不知40年后还有谁记得Gaga小姐在18版里唱过的歌?史翠珊参与了这首主题曲的创作,并为此拿到一个奥斯卡最佳歌曲奖,她也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唯一一名既得过表演奖又得过歌曲创作奖的得主。

    拍摄此片时33岁的史翠珊正处于歌唱事业的巅峰时期,片尾曲Finale:With One More Look at You"/"Watch Closely Now ,演唱难度比Gaga小姐的片尾曲高得多,却毫无惧色的一镜到底,一气呵成,将其炉火纯青、挥洒自如、豪放大气的唱功展现的淋漓尽致。原声大碟中收录的正是这个一次过(one take)现场版的录音。

    看到有人说“Barbra一如既往的不可爱,她怎么演什么都这么做作啊”,简直晕倒。史翠珊可是1968年就拿过奥斯卡最佳女主的业内大拿啊。演技对她还会是个问题?反观2018版的gaga小姐,要颜值没颜值,要演技没演技,身材简直像水桶,多看看穿西装的史翠珊好么?还有唱歌,难道现在都只流行Adle,Gaga那样的烟熏嗓了?Gaga那首片尾曲,分明是牛姐来演绎才是王道啊。(blog.sina.com.cn/gogoboyz , weibo.com/gogoboyz)

  • 头像
    雨苔思音

    向人性黑暗处溯进

    这个版本是《A star is born》的第二次翻拍,也是第三个版本。如果从第一版一路看来,到这个时候,其实就能发觉这个系列随着年代变迁而在剧情与元素上的增改与承接。

    我必须要说,除去歌唱的天赋,这个版本的女主芭芭拉·史翠珊确乎是长得最不讨喜的,因而也很难理解开始男主对她的一见钟情,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个人的感情线被填充进了比前作更丰富的元素与内容,这让1976年版的此片有了更新颖的内涵和更值得玩味的解读。

    剧情的承接与创新

    既然依旧是翻拍,此片就还是逃不出最原初版本的剧情框架,当然,不是说最早版本的剧情不好,而是1954年版中过于多的对之前版本的重复让那部电影失去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我很开心地看到,1976年版的一个明星的诞生,确乎有了非常大的革新,有些革新我之后会提到,在这里说一下本片最大的改动,就是改变整个故事的背景。

    从好莱坞的演员,变成了摇滚音乐的歌手。

    这确乎赋予了该片极其不同的气质,更多关于明星生活细节的探讨,以及西部风格的美国荒野上搭建的小屋,都为本片带来了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且,我之前觉得《爱乐之城》和最早版本的《A star is born》有相似之处,现在看来,倒是应该和这部更加类似。原来好莱坞的奔波忙碌变成了音乐的巡演,男主诺曼的孤寂也就被更加地放大。

    当然,本片除了整体构架延续了原初故事之外,有几个有趣的小细节也被二次演绎了出来。比如1954年版中的几个地方,女主莱斯特为广告唱歌,诺曼在车上对莱斯特说自己的诸多缺点不适合结婚,而莱斯特一直重复诺曼会是很棒的人,于是诺曼的那一句“我都要开始相信你了”。

    自然还少不了最经典的“让我多看你一眼”,满怀着爱意与悲怆。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诺曼在教导莱斯特唱歌时用的那个“钓鱼”的小例子,1954年版本中也有,不过这次的解说更加让人信服。

    更加堕落与癫狂的明星生活

    相较于前两个版本的诺曼,这个版本的诺曼无疑更加狂野,本身脱离了演员的身份,成为一个摇滚歌手的设定让他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出场就是粗俗而又桀骜的表现,到见到女主后宛如色鬼一样的言行,自己演唱会上骑个摩托跌下舞台,任谁看到这样的诺曼,都会摇头说一声:这个人疯了。

    但我们理解他,因为他是个艺术家,哪个艺术家没有点癫狂呢?

    而本片第一次将情感的问题扯入了更深的层次(是的,我就是指的床戏),不拘泥于前版的亲亲抱抱,这一部里面有褪去了衣服的二人世界,也有因为失意自暴自弃和女记者约炮的桥段,两个人的感情因此增添了不少变数,比起之前两部里面我们坚信着相爱的两人,这部里我们会怀疑在这表面的情爱之外,二人的情感是否当真如此坚固呢?

    本片所更深刻挖掘的还有明星本身生活的困扰,我们在片中看到了疯狂的粉丝,还有诺曼提到的无数的骚扰电话与问题,而他只是一个喜欢唱歌,喝酒还有女人的普通人,于是我们得以一窥这些明星生活中的困扰,但这些也是成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广阔的世界,狂野的爱恋

    野性,是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最大的特点。摒弃了原有优雅的格调,而是将人性中最疯狂,也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美国西部荒野上的一片荒地,莱斯特穿着超人的t恤,和诺曼在一片荒芜上开拓疆土。这里是厨房,这里也是卧室,大概只有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人才会如此布置房间,可也只有热恋中的两人,敢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片中,莱斯特发现诺曼和女记者的事情之后极端愤怒,在诺曼的抱歉之中她数次啃咬诺曼的嘴唇于肌肤,诺曼说一句我爱你,莱斯特就说一句我恨你,这种揉杂了复杂情绪,而又敢于直白表达出来的做法,确实是只有摇滚歌手一家才能做出来呢。

    而也是这种肆意的风格,让诺曼选择了以不断加速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听着莱斯特的歌曲,一档档让自己跑得更快,快过自己曾经耀眼的光环,快过浪潮般的流言蜚语,快过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这样他就能够心无旁骛地去爱莱斯特了。

    我不知道他是否在急速的那一瞬间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一辈子坐过那么多飞机,理应已遍览世界的所有角落,然而对他而言,之前一次次的出行只是不得已的巡演,每一个陌生的地方于他毫无意义,而他自己想要的终点,却无人理解,无人追随,所以兀自独行。

    爱情的双刃

    如我前面所说的,诺曼对于莱斯特的一见钟情和她的歌唱关联不大,至少在我看来,他纯粹的色欲占了很大的成分。

    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诺曼和莱斯特两人真正的情愫是随着歌曲而生的,为了让莱斯特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闻,诺曼甚至把自己演唱会的机会让给了莱斯特,也让她一战成名。

    这,其实是牺牲自己的前途去让自己的爱人能成为明星,不过这种追捧在爱情之外也有惺惺相惜的赏识。

    可是,事情发展得如此顺利,莱斯特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而他因为自己不驯的举动而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于是这个时候,爱情就不足以包容这份落差了,他有着自己的骄傲,但这份骄傲越庞大,独自一人的寂寞也就越浓,这,大概是除了爱情之外他选择自杀的一个原因。

    我在1954年的影评中曾提到,比起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我更愿相信最后的终结是纯粹的爱,可是这一部中,我确信在这一次,爱只是他最终死亡的一个助力,他一心向往着的曾经辉煌的自己,同样也是诺曼无法忍受的。

    诺曼曾对莱斯特保证过自己不会去死,然而他最终的抉择证明了这份承诺终究敌不过爱情和人性中那点灰色的阴霾。

    莱斯特抱着丈夫逐渐冷去的遗体,一次又一次地说着他是个骗子,我忽而意识到,她不过是个只坐过两次飞机的人,大概如诺曼所说,她不会想及背后种种,只需铭记诺曼依然爱着她就好了。

    其它版本传送门

    1937版影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45298/&dt_dapp=1

    1954版影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71797/&dt_dapp=1

    2018版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73773/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