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More Than Blue,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8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陈意涵刘以豪张书豪陈庭妮吴映洁禾浩辰游大庆石知田黄丽玲姚爱寗

类型:爱情导演:林孝谦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4.8分热度:24 ℃ 时间:2024-06-11 19:35:39

简介:详情唱片制作人张哲凯(刘以豪)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陈意涵)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唱片制作人张哲凯(刘以豪)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陈意涵)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哲凯的病情加重,他暗自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他们之间的终曲,再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这时,事业有成温柔体贴的医生(张书豪)适时的出现让他成为照顾媛媛的最佳人选,二人按部就班发展着关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凯的计划下进行。然而,故事远比这里所写更要悲伤.....
  • 头像
    微凉

    今天上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放映厅里有两对小情侣,一对老情侣(目测近50),还有一个穿着黑裙,脚蹬细高跟的姑娘,她在进放映厅前走在我前面。很庆幸,今天不是包场。

    电影刚开始我觉得很烂,男主的爸爸生病死了,妈妈抛弃他跑了。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狠心的妈啊,狠心的爸倒是有,女人死了不久就会找新人结婚。女主也倒霉,父母跟妹妹全部出了车祸,怎么这么倒霉呢!而且两个倒霉蛋还能凑一起,这剧编得太low了!

    可是看着看着我还是留下了眼泪,好几次,因为人少所以也不怕被人看见。我给他发信息说我在看一部很烂的电影,男主角死了,女主角也死了,两个人都死了。

    所以,与电影相比,即使不能在一起,都活着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呢?他回信息了,说:在,刚起床。很烦啊,上次船滞留,公司让写假报告骗保,这是犯法的事情,不能做。我也顾不上煽情了,跟他说不能写,钱早晚都能赚回来,万一查出来,公司让他一个人背锅怎么办?他说是啊,很烦。

    我骑车回家,想起很多年前,也有过想死的时刻,那时很少人有手机,我只有一个很丑的中文数字机,我打别人的电话,告诉别人我要去找他,我到了,然后等他回信息。如果他不回复,我就在陌生的城市找不到这个人。后来他来见我了,在一个有8张单人床的房间里有了人生的第一次,然后早晨他接到另一个女孩的电话,说他不回去她就自杀。是的,那时很多人没有手机,可是他有。然后我就跟那女孩在电话里可怜巴巴地说:他要了我的第一次了。可是电话里的女孩根本就不理我,只是很大声地咆哮:你不回来我就去死。

    没办法啊,我才刚毕业,我的父母为我上学花了很多钱,我不能死,他们会伤心。我就笑着跟他说:你回去吧!我回家了。我坐了一天的火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喜欢的人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在站台分手。再次见面的时候是5年之后了。

    事后我很多次在想,要是他狠狠心,不来见我,我这一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要是我很酷,对劈腿的男人不屑一顾,而不是傻乎乎地去问个明白,也不会有后来的我。现实生活中哪有一个人爱你胜过爱生命呢?他们先喜欢上了白百合,接着又爱上红玫瑰,得到了红玫瑰后,又会念念不忘白百合,就是这样纠葛。

    前天为了钱被挨揍了,告诉他听,他说可惜我没有多余的钱养你。我说我知道啊,我也没要你养,你不是我男人,怎么能养我呢?他说是啊,我要养家,养小孩,我要有家庭的责任。你找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嫁了吧!我笑了:我不会再嫁了,这世上哪还有有责任感的男人?以前他这么说我会难过:我所有给了第一次的男人,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给予全部的男人,怎么就不是我的男人呢?反而是那个初中毕业就去广州打工,期间不知道谈了几个男朋友的女孩子,最后还婚内出轨,离婚后很快交男朋友,为了钱和自由离婚时两个孩子都不肯要的女人,却是他要负责任的女人。

    这世上有爱情的,说到底都是你情我愿。电影里说:人为什么要结婚呢?就是老的时候能够可以理直气壮地照顾你。我说这辈子就这样了,他说不会啊,也许老了就可以在一起了。我说为什么?他说她身体不太好。那一刻我觉得他很陌生,他的她如果听到了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后来想真是咸操萝卜淡操心,他的她现在住高楼,开豪车,潇洒肆意地生活着,哪是我这个每月生活费都不知道在哪的人可怜的?

    昨天去工地,看到那个孤零零的小屋,它还在那里,没有拆。有个老人居然在放风筝,虽然风筝很大,可惜只是一张薄纸,没有葫芦哨子。

    爱情复杂吗?她觉得自己很好啊,对每一段感情都付出了自己能付出的全部,只是她得到的回应是什么呢?他们说和你在一起感觉真好,可是我不是你男人。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会因为爱你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答案是有的,只是她的爱并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所以她死了。

    一个死了的人,怎么活都无所谓了。

  • 头像
    換日線

    简体版在下方。

    我很喜歡這部戲的演員,從劉以豪、陳意涵、張書豪、布魯斯(幹嘛改名啊!)以及這部戲野性狂放、美到讓人驚豔的陳庭妮。並且第一次發現布魯斯的聲線真是好聽。

    只是這個故事如我預期的一模一樣,完全是我無法忍受的那種為製造遺憾而製造遺憾的故事,暫且不論故事的結構或是邏輯合不合理,光是兩個明明可以在一起的人互相推開,我就無法理解這件事有什麼好悲傷的。那是各自的選擇,為什麼在完全沒有阻力的狀態下如此無病呻吟?觀眾還哭到淚崩。

    人到底憑什麼因為害怕受傷、害怕傷害別人,而幫其他人做任何決定呢?尤其是兩個明明相愛的人,不就應該像是結婚時的誓詞一樣:「不管對方貧窮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要攜手一起走」的嗎?如果連這樣的誓言在都還沒步入禮堂前而各自放棄,就沒有任何悲傷可言。

    哪來「因為我生病要死了所以把心愛的人推給別人」?又或者哪來「為了讓你放心所以我去嫁人然後把心愛的、快死的你給推開」?就是無病呻吟而已,並且證明雙方並不那麼深愛對方。

    這部電影從張哲凱被母親拋下開始,就開始成為孤單的個體,而宋媛媛失去父母、妹妹之後,遇見和她一樣孤單的張哲凱一起活下去。或者我們可以從兩個害怕失去的個體去思考,「關於愛」他們彼此之間的內心掙扎。

    若電影就停在宋媛媛嫁給楊佑賢之後、張哲凱死去,而宋媛媛發現一切都是張哲凱的安排,好像又太落入俗套,講了一個俗爛的劇情。遺憾也就真的遺憾到底了。但是,電影劇情裡讓宋媛媛依著張哲凱的希望而走,更是一個爛到徹底的故事。

    到底「關於愛」我們能夠承接的有多少?我們真的了解「什麼是愛」嗎?如果愛情是一種失去對方一刻,都會感到呼吸困難將要死去,為什麼要為這種逃避自我的故事而感傷呢?我想其一是因為「逃避自我」是多數人的習慣,其二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感受過愛一個人是可以擁有超越害怕傷害、不製造傷害的能量。

    這部電影根本不應該稱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應該改成「比遺憾更遺憾的故事」。不就有一句話說: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說的便是: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站在對方面前都知道對方愛自己,卻把對方推進悲傷的黑暗裡。

    別為了這種無病呻吟的故事哭了吧。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死了,快點好好的跟世界、所愛的人道別,或者你想跟誰和解也要快;如果你知道哪個你在乎的人要死了,快點跟他說你說不出口的那些話,包括那句「我愛你」,就算還是好難開口,就好好的陪伴他走最後那段日子。

    如果活著的時候,什麼都不做,面對死亡的時候,就別遺憾和悲傷了,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如果活著的時候,什麼都做了,面對死亡的時候,就讓自己和悲傷共處,你心裡的愛和那些沒有留下遺憾的記憶,都會慢慢帶著你走出悲傷,那時候的你,就不會再為了這種推開心愛的人的悲傷,掉下任何一滴淚了!

    至於「人一旦習慣孤獨,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這句話也是極度的謬誤。人不只需要習慣孤獨,更要在孤獨裡長出愛,才有能力去愛另一個孤獨的人,也才能彼此疼愛彼此的孤獨。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其實是:兩個在一起的人,沒有因為對方的存在感受到愛,不得不習慣那份孤獨,那才是最最最最悲傷的事!

    回應下面的留言串,我寫了一篇日劇《戀人啊》的文章:n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52770/

    之所以認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太過無病呻吟,實在是那些「內心害怕失去(或死去)」都「太理所當然」,沒有任何情緒舖陳、沒有任何阻力,只看到男女主角將自己用那「我愛你所以我把你推開」來自顧自憐地演完這場戲,這樣也許可以賺到眼淚、票房或者其他,但要說是「愛」太牽強,要說是「唉呀沒經歷過的人不懂」,那也只能說:

    你,就不斷地退縮、不斷地失去吧!


    简体版

    我很喜欢这部戏的演员,从刘以豪、陈意涵、张书豪、布鲁斯(干嘛改名啊!)以及这部戏野性狂放、美到让人惊豔的陈庭妮。并且第一次发现布鲁斯的声线真是好听。

    只是这个故事如我预期的一模一样,完全是我无法忍受的那种为制造遗憾而制造遗憾的故事,暂且不论故事的结构或是逻辑合不合理,光是两个明明可以在一起的人互相推开,我就无法理解这件事有什么好悲伤的。那是各自的选择,为什么在完全没有阻力的状态下如此无病呻吟?观众还哭到泪崩。

    人到底凭什么因为害怕受伤、害怕伤害别人,而帮其他人做任何决定呢?尤其是两个明明相爱的人,不就应该像是结婚时的誓词一样:「不管对方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要携手一起走」的吗?如果连这样的誓言在都还没步入礼堂前而各自放弃,就没有任何悲伤可言。

    哪来「因为我生病要死了所以把心爱的人推给别人」?又或者哪来「为了让你放心所以我去嫁人然后把心爱的、快死的你给推开」?就是无病呻吟而已,并且证明双方并不那么深爱对方。

    这部电影从张哲凯被母亲抛下开始,就开始成为孤单的个体,而宋媛媛失去父母、妹妹之后,遇见和她一样孤单的张哲凯一起活下去。或者我们可以从两个害怕失去的个体去思考,「关于爱」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心挣扎。

    若电影就停在宋媛媛嫁给杨佑贤之后、张哲凯死去,而宋媛媛发现一切都是张哲凯的安排,好像又太落入俗套,讲了一个俗烂的剧情。遗憾也就真的遗憾到底了。但是,电影剧情里让宋媛媛依着张哲凯的希望而走,更是一个烂到彻底的故事。

    到底「关于爱」我们能够承接的有多少?我们真的了解「什么是爱」吗?如果爱情是一种失去对方一刻,都会感到呼吸困难将要死去,为什么要为这种逃避自我的故事而感伤呢?我想其一是因为「逃避自我」是多数人的习惯,其二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感受过爱一个人是可以拥有超越害怕伤害、不制造伤害的能量。

    这部电影根本不应该称为「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应该改成「比遗憾更遗憾的故事」。不就有一句话说: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要说的便是: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站在对方面前都知道对方爱自己,却把对方推进悲伤的黑暗里。

    别为了这种无病呻吟的故事哭了吧。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死了,快点好好的跟世界、所爱的人道别,或者你想跟谁和解也要快;如果你知道哪个你在乎的人要死了,快点跟他说你说不出口的那些话,包括那句「我爱你」,就算还是好难开口,就好好的陪伴他走最后那段日子。

    如果活着的时候,什么都不做,面对死亡的时候,就别遗憾和悲伤了,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如果活着的时候,什么都做了,面对死亡的时候,就让自己和悲伤共处,你心里的爱和那些没有留下遗憾的记忆,都会慢慢带着你走出悲伤,那时候的你,就不会再为了这种推开心爱的人的悲伤,掉下任何一滴泪了!

    至于「人一旦习惯孤独,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这句话也是极度的谬误。人不只需要习惯孤独,更要在孤独里长出爱,才有能力去爱另一个孤独的人,也才能彼此疼爱彼此的孤独。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其实是:两个在一起的人,没有因为对方的存在感受到爱,不得不习惯那份孤独,那才是最最最最悲伤的事!

    回应下面的留言串,我写了一篇日剧《恋人啊》的文章:n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52770/

    之所以认为《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太过无病呻吟,实在是那些「内心害怕失去(或死去)」都「太理所当然」,没有任何情绪舖陈、没有任何阻力,只看到男女主角将自己用那「我爱你所以我把你推开」来自顾自怜地演完这场戏,这样也许可以赚到眼泪、票房或者其他,但要说是「爱」太牵强,要说是「唉呀没经历过的人不懂」,那也只能说:

    你,就不断地退缩、不断地失去吧!

  • 头像
    我是尾号2473

    有这样一名医生,他人帅多金,体贴温柔,家世又好。只可惜在短短一年内,这名医生遭受到两次重大,哦不,是毁灭性的情感打击:n

    第一次,你发现和爱情长跑六年且已经订婚的未婚妻,把你给绿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第二次,你新认识了一个女生,小鸟依人无微不至,用热情和细心撬开了你的心扉,拨动了你的心弦,还说马上想和你结婚。然后你们结完婚,她就告诉你,她其实是为了让她心爱的另外一个男人安心才不得已利用了你——并且她还自杀了,不给你留任何余地。

    如果你是这名医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会拍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叫: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下简称《悲伤的事》)


    近年来对影视作品三观论甚嚣尘上,作品好或不好我懒得和你掰扯,但这三观不正,我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强烈谴责。

    梅雪峰老师早早说了,谈艺术的三观是很无聊的……真正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一本道德手册,一份道德指南,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一枚五好市民勋章。

    所以,从三观的角度去评论三观有点稀碎的《悲伤的事》实在有点岂有此理,毕竟爱情电影嘛,不作怎么行。

    只是这片子实在是作得让人……匪夷所思。

    你能想象一对同居了十几年的单身男女只是挚友的关系?强调一下哈,他俩睡一张床的。

    你能想象男主为了悄无声息离开女主的世界,为了临死之前能看到女主和前文提到的好医生在一起,先是找人搜集好医生未婚妻的黑料,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未婚妻主动向医生提分手?

    你能想象女主为了默默成全男主的心愿,接近医生,和医生在一起,快速结婚?

    男主一心向往孤独去死,不希望打扰女主生活。女主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男主能够安心。但女主后头又是一通操作,离开医生,回到濒死的男主身边,男主也是欣然和女主共同度过了自己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

    所以……这俩人折腾这么多是干啥???

    未婚妻:???n

    更奇葩的是,女主还tm殉情了。

    医生:WTF???

    你能想象癌症末期的男主,依旧一头浓密的渣男锡纸烫吗?这年头得癌症都不化疗吗?

    医学界:???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就得换个名字——《事儿逼拆婚记》。

    医生和他的未婚妻是多倒霉摊上这俩事儿逼


    《悲伤的事》让我想起《海王》中的那个弟弟。

    老师背叛,未婚妻出轨,老妈偏心——想和哥哥讨个公道,奈何老哥还有挂——和医生的遭遇多像啊,不要太惨。

    更惨的是,一个成了英雄诞生的背景板,一个是伟大爱情的垫脚石——气得我只想丢掉爆米花,编剧你还能再过分点吗?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永远要做个主角,否则你的那屁大点的情绪,根本没人关心的。

    啊呸。

    今夜我们都是医生

    公众号:我是尾号2473

  • 头像
    小增

    男a和女b从小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父母,两人因为缘分走到一起,住在一起十几年,是朋友亲人恋人。n后来男a得了白血病,知道自己要死了,担心b知道以后承受不住,就希望b找一个好男人嫁了。nb暗中知道了a生病的消息,然后为了满足他的心愿,找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老实男c。n男c有未婚妻d,但是未婚妻很花心,男a想让他俩分手,好让男c和b在一起。a经过调查后,拍了些d和男人暧昧的照片发给了男c,男c很生气,但是两人多年感情,并未分手。n后来a找到这个女d的,希望她和n男c分手,并且告诉她自己得了绝症马上就要死了。n女的听了以后很感动,然后答应了男人(这点看得我莫名其妙)n然后俩人分手。n男c和女b在一起结婚了。n但是结婚以后,女b发现自己忘不了男a,就抛弃了男c,去找男a,并且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a死后,b自杀而去。n电影最后有一个镜头,c跪在a和b的墓前,痛哭流涕。这里特别搞笑。不明白导演想要表达什么。老实男人就要遭到你们戏弄吗?不管你是要死了还是怎么的。老师男人感情就活该被你玩弄吗?

  • 头像
    西竹书院

    这是一段让人无语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殉情传说……

    面对这部电影,你可以感动,可以哭泣,也可以愤怒,甚至可以一笑而过。

    但我必须要说:殉情的美,前提是爱情的纯。

    https://mp.weixin.qq.com/s/sFT6ASk80mZ7LE_amddh3g


    悲情故事背后的主体中空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角色——Bonnie,她的喜感不仅仅来自于其单纯的性格和略为浮夸的肢体语言,更源于她独特的自我称呼方式——她从不用“我”指代自己,而是始终用第三人称Bonnie(自己的英文艺名)称呼自己。即便是在面对面的私人对话中,她依旧从不使用“我”这个代词。于是,听她谈论自己,就像是在听她描述另外一个人。

    这样一种颇有戏剧色彩的指称方式背后的逻辑是:将自我放置在一个“被审视”的位置上,以对待“客体”的方式审视和欣赏自己。这既是一种分裂,也是一种自恋。它意味着,自己无法以自我体认的方式描述自己,而只能将自己“客体化”,以此把握自身的感觉经验和情感体验。事实上,那个“客体化”了的自我,本质上是一个虚构的自我,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是经过伪装后的自我。

    其实,Bonnie这个诙谐的角色,恰恰是这部影片所有人物的集中“隐喻”:每个人看上去似乎都很完美、很单纯,但完美的表象背后,是一个个已经抽空的自我。

    “如果爱能解释,就不会有人为此而痛苦和悲伤”——作为影片开头的旁白,这句话与其说是对爱情的理解,不如说是在诱导观众以一种较为“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接下来的剧情。其潜台词是:爱是无法解释的,如果你认同了这一点,你也就必须接受电影中你可能无法接受的内容,因为那些你无法接受的内容是不需要理由的。有趣的是,男主人公虽然口口声声强调爱情的非理性特征,却在具体的行动中以一种高度克制和理性的方式处理情感问题——张哲凯始终在努力地给宋媛媛安排爱情,为此他不惜用金钱去收买别人的爱情(要求摄影师Cindy离开牙医杨祐贤),收买失败后用自己的绝症道德绑架对方,其目的只有一个:要把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

    男主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被当代大众文化所普遍接受的爱情观念,即:“爱她,就要让她快乐。”这样的爱情观本无可厚非,但缺乏许多前提性限定条件:“让她快乐”的前提是要将对方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要了解“她”真实的快乐源泉,要以对方认为的快乐方式给予对方。然而,正如很多观众提到的,张哲凯所做的一切,是用自己所理的方式安排别人的幸福。他简单地认为对方会因自己的安排而幸福。这里且不谈“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陈词滥调,单就其心理动机而言,与其说张哲凯以深沉而克制的方式爱着宋媛媛,不如说是以想象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爱情救赎。他在自己的想象中安排自己爱情的“剧情”走向,就像是一个观众,将“自我”客体化,欣赏着自己与宋媛媛之间的爱情故事而不顾忌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以自我欣赏的方式完成了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以自我感动的方式达成了对爱情的肤浅理解。而这,正如Bonnie的自我称呼一样,是一种分裂,更是一种自恋。

    与张哲凯相比,宋媛媛则更加明目张胆,在明知道牙医杨祐贤有未婚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劳动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撬墙角、当小三,逆袭上位。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在骗走了牙医结婚证后,单方面退出了游戏,跟别的男人玩殉情。事实上,女主最后的殉情,仅仅为了制造悲情而悲情。看似在讴歌爱情的伟大,实则是在放大女主的脆弱,表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情节上,我们很难捕捉女主殉情的动机——既然她深知自己爱的人临死前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她能幸福地活下去,那为何不顾爱人的遗愿却还要殉情呢?或许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她无法忍受失去男友后的孤独,只有经历相似的人才能理解相似的孤独,当这个人离开,剩下的只有一个孤独而空虚的自我,与其苟活不如轰轰烈烈地随他而去,至少在墓碑上还能象征性地将两个人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一起。可见,她与男主在一起的唯一情感支撑并非是纯粹的爱情,更多的是为自己排遣孤独寻找支撑。

    这种解读虽然有过于主观化之嫌,但至少在接受层面上看,作为一部爱情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的情感逻辑确实难以博得大多数观众认同。观众之所以不愿为电影的悲情埋单,在于这部影片的男女主人公背叛了人性,看似很美,其实是卑。伟大爱情建立的前提是真实、自由、纯粹。而本片中男女主人公各自为他人做决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乃至干涉他人婚姻的行为态度,以及最后无病呻吟的殉情行为,无不割裂了美好爱情的“表”与“里”的同一性关系。

    这部电影对悲情的刻意营造,折射出当今时代每一个人空虚而匮乏的自我。很多人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寻找的是一种悲情,准确的说是一种因匮乏而急需填充的表面化的悲情。这是一个悲情匮乏的时代,当代都市社会的繁忙、琐碎、重复,使我们难以从现实生活的平淡中掀起涟漪。生活越是平淡,我们对于悲情的诉求也就越发强烈。于是我们努力去在日常生活琐碎的一地鸡毛中制造悲情。这正如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每个人都急于寻找镜中的那个“自我”,然而每一次指认又恰恰是一次“误认”。悲情的匮乏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当代社会自我价值的“中空”。幸福和成功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人生真正的悲剧不在于经历了多少痛苦和挫折,而在于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决心的背叛。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充满悲情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其悲情的一面。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命的流逝,一个个家庭的悲剧。我们反思每一个悲剧,反思他们的成因并联想到自身,由此产生了极为强烈的焦虑感。重压之下,于是我们逐渐走向了“犬儒主义”,其特征是要看穿、看透,同时却无所作为且不相信有任何可以作为的希望。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评价,恰恰是当代这一文化语境的折射。这种被营造出的催泪情绪,是该片既成功又失败的地方。

    殉情故事背后的解构崇高

    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各种差评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相似的词汇:“无病呻吟”“矫情”“刻意煽情”。尤其是殉情这一桥段的呈现,让不少观众难以建立情感认同,并认为这是“老套剧情”的再次翻版。难道殉情故事已经感动不了我们了吗?抑或影片在呈现殉情故事时的方式有问题?

    正所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中西文化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无论是中国的《梁祝》《孔雀东南飞》,还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少年维特之烦恼》,不免都会以“殉情”为结局。殉情故事的核心,是歌颂恋爱双方敢于突破的勇气和对爱与自由的向往。它所探寻的是人类情感的纯粹性所可能达到高度。它将爱情放置在功利世俗的对立面,在成就伟大爱情的同时,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俄国著名结构主义理论家普罗普在其《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将民间故事划分为诸多角色功能,并将其作为叙事结构的基本单元。在普罗普看来,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有着较为稳定的角色功能及其秩序。借助普罗普的角色功能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中西方较为经典殉情故事划分为四个较为清晰的行动序列:(1)男女主人公相爱;(2)爱情遭到外在因素干涉;(3)男女主人公一方自杀;(4)另一方殉情自杀。将这一序列简化,可得到“相爱——干涉——殉情”的基本叙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殉情与其说是对爱情的坚守,不如说是对爱情纯粹性和超越性的一种确证。爱情所遭到的外在干涉,往往由世俗化的传统道德、宗法伦理、家仇国恨所承担,而殉情行为则是以摆脱世俗干涉的方式成就爱情的超越性。故事通过对世俗化因素的否定和扬弃,提升了爱情所可能达到的境界,在这一“正——反——合”的结构中完成了爱情主题的升华。

    殉情的理想往往由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破坏与创造。破坏的,是肉体及其牵涉的世俗阻碍;创造的,则是灵魂及其代表的自由爱情理想。在这一相反相成关系背后,是一种“灵肉分离”的信念,即:肉体的消解无法阻挡灵魂的自由。于是在传统的殉情故事中,对待肉体的态度往往是不屑的,也正是在这种不屑的态度中,殉情的超越性才具有了能。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在整体上基本承袭了传统的殉情故事的叙事模式,但在“干涉”这一关键环节上发生了变异。根据故事设定,男女主人公所面临的阻碍有且仅有一个:癌症。癌症意味着生命的有限性,它给男女主人公所造成的阻碍,仅仅停留在情感时间长短这方面,它恰恰源自于二人关系的内部而非外部。因为注定要分离,所以爱情始终只存在于彼此的想象中;因为相爱的期限注定是短暂的,所以任何一方无法给对方一个直到永远的承诺。

    与其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爱情“断念”故事。至少在表面上,男女双方始终未能相恋,而阻碍这一恋情发生的,是因生命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天长地久爱情理想的破灭。这恰恰是对传统殉情故事“灵肉分离”信念的背叛。在影片的潜在观念中,肉体存废不仅未能成为爱情所无视的对象,相反恰恰成为了爱情的阻碍。这与传统殉情故事有着根本上的差异:传统殉情故事中,肉体所支撑的仅仅是表面化、物质化、欲望化的爱情,而真正提升爱情境界的,是抛弃了肉体实存之后的深层性、精神性、无功利的爱情。在这一“深”一“浅”的对比中,爱情的超越性和永恒性得以体现。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则恰恰相反,男女双方一直纠缠且的,是肉体生命能否长久的问题。男主之所以刻意安排女主的感情,就在于他知道女主如果得知病情后无法接受进而跟他一同死去,男主所认为的幸福建立在“生”的基础之上。所以无论女主嫁给牙医是否产生真正的爱情,只要女主还活着,总比死了好。同样,女主之所以在得知男主病情后继续配合男主的安排,就在于她深刻地理解男主的这一用心,既然男主生命所剩无多,那么以他希望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总比让他留下痛苦更好。这一切背后的逻辑是:肉体的永恒性是爱情的保障,爱情终极理想就是两个人可以永远在一起。如果肉体上的永恒无法实现,那么精神上的爱情就不能产生。于是,殉情故事本应具有的超越性和崇高性被影片解构,使得同样是殉情故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与传统故事相比很难让观众建立起情感认同。

    不仅如此,《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情感线索缺乏逐层递进的情感逻辑。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一个被家庭所抛弃而另一个则因全家丧生而成了孤儿,这使得传统殉情故事中起干涉作用的世俗因素因二人的“孤独”身份而消失了。于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直接面临生死考验。传统殉情模式中从世俗层面否定上升为超越性爱情的升华过程荡然无存。影片从一开始的情节设定上就未能形成本应具有的超越性。为了给最后的殉情进行充分的情感铺垫,只能在叙事视角上做文章:先以男主视角,讲述其为了爱情所表现出的牺牲和成全以及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后转换为女主视角,呈现其为了顺应男主而作出的隐忍和让步,试图在视角的转换中叠加情感的浓度。遗憾的是,故事虽然几经反转,但一直停留在“情感/生死”这一层面的矛盾关系上,缺乏以往殉情故事中从世俗性上升到超越性的递进结构。对情感理解的层次性的单一和重复,导致影片在不断强调爱情的生死考验中延宕了观众的情感认同。这也是影片难以达成其悲伤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苦情传统背后的情感宣泄

    从2017年《前任3:再见前任》中以“低幼化”的方式处理情感的现代都市青年,到2018年《后来的我们》中将事业成功贬损为前任离去后惩罚的中产阶级群体,再到2019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将自私爱情包装为超越世俗的殉情之美,无不折射出中国当代青年男女面的爱情观以及面对情感时的焦虑态度。这种焦虑表现为:既要追求纯粹的爱情,相信爱情的力量可以胜过一切,却又不愿为这份追求埋单;既要在想象中寄托超越性的爱情理想,却又在现实的无奈中为自己的私自寻找借口。

    稍作辨析,会发现这三部情节和内容甚至是主题都相去甚远的三部作品,在其社会接受和情感态度上,包含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中国最“古老”的电影情节剧类型——“苦情戏”的基本模式(《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甚至在影片宣发中就将流泪和宣泄作为影片的核心“卖点”)。与传统那种以破碎家庭、破碎婚姻、家庭苦难为题材“苦情戏”不同,上述三部电影是以呈现爱情“遗憾”的方式达成其“苦情”效果: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基本毫无外在因素的阻碍,却因各种阴差阳错、不明所以的“遗憾”导致了爱情未能修成正果。透过种种故事的表面,不难看出,这种“遗憾”,源于一个古老而又世俗的爱情观:将婚姻视为爱情的最终目的和理想结果。

    这种观念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其置于“纯爱至上”的故事外壳中,就会隐约显现出内在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故事试图呈现的是一种超越性的爱情观念,这种爱情化为亲情甚至达到了一种超越普通亲情、爱情的更高境界。这种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特殊情感,本应使得一切世俗化的衡量标准都黯然失色。而另一方面,男主与女主的潜在诉求,却依旧是以结婚为最终理想,甚至在二人已经明确无法结婚的情况下,男主女主必须要以一种想象性的方式,完成了其象征性的“婚礼”(男主给女主挑婚纱时的一张“婚纱照”)。

    无需赘言,苦情戏的社会功用,恰恰是以充盈的悲苦和眼泪,成功地负载并转移社会的创伤与焦虑。《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通过苦情戏所唤起的廉价且合法的泪水,释放现实中由孤独感和纯爱观的内在矛盾所带来的巨大的失落和绝望,将它转化为一份“超越人间真情”与“珍惜身边人”的安全情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之所以在台湾和内地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票房奇观”,是有着其广泛的文化基础与社会背景的。

    当今时代,人类开始进入独居社会,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所说的“单身社会”正在成为一个普遍化的现实。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准确地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从一个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社会,转变成了允许人们将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会。这一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婚姻的理解。一方面,社会给每一个人提供了独立生活的资本和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爱情意义不再简单地是为了世俗生活,其价值必须被不断拔高。另一方面,社会又让每一个人成为了“原子化”个体,而人类的社会属性和传统的家庭组织方式要求个体必须在特定的社群中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虽然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把个人分享和大众传播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即时通讯、社交平台与外界保持联系,但这一切所支撑的仅仅是独居生活的物质性外壳,至于其背后的精神孤独,则只能被放置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于是,婚姻和爱情作为一种重要社会组织方式必然性地承担了逃避精神孤独、维系传统家庭代际观念的作用。我们不愿接受被世俗化的婚姻,更不愿接受功利化的爱情,但爱情和婚姻又是当今时代青年男女摆脱“原子化”孤独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爱情崇高诉求又降低到了最原始的情感诉求中:摆脱孤独。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另一个潜在的情感逻辑,就是对孤独的拒斥。正如影片一开始所说:“人一旦习惯孤独,是一件比悲伤更悲伤得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孤独而始,又以各自的孤独而终。这也是这一殉情故事的“不纯”之处:因失去亲人而导致的孤独,本应由亲情来填补,而男主与女主却以一种“类似爱情”的方式填补孤独,使得这一所谓的“爱情”具有了某种功利性意味。又因为这种功利性会有损爱情超越性,于是二人始终坚守爱情的纯洁性(影片中维持这一纯洁性的方式是反复强调二人性关系的空白),保持着“友谊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一起走过人生的16-30岁。

    不得不说,影片虽然反复强调对孤独的拒斥和对纯粹爱情坚守,但其对于孤独和爱情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层面:只要有人陪伴就不是孤独,只要没有发生性关系就不算是爱情。这种靠表面化、外在化的证据来证明情感真实性的方式恰恰说明了情感的空虚和自我的缺失。事实上,是不是爱情,只有靠双方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证明;孤独不孤独,也只有自己的内心才能说了算,与是否有人陪伴无关。

    男女主人公的从相识到相爱再到最后殉情的情感线索,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温馨而又甜蜜的“精神镜像”。虽然少有观众能有与男女主人公一样的经历,但观众却能从二人的孤独处境中指认出自我——那个在大都市中独居的、空虚的、孤独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一种“苦情化”方式,成功地完成了当代社会群体性焦虑的宣泄和转移。

    探寻人性背后的精神毒药

    每当观众在用“三观”去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的时候,我不禁在想,三观是否是评判作品的一个标准?一部“毁三观”的作品是否就一定是一部“烂”作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古往今来,有相当数量的文艺作品都有“三观不正”的嫌疑,诸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等,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在文学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谈艺术的三观是一件相当无聊且无效的事情:真正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一本道德手册或人生指南,相反,它恰恰是要跳出日常生活的框架,去探寻人性最为本真的原初状态和可能性。不仅如此,从“三观”的角度去评论艺术作品,就意味着评论者预先选择了道德立场,接下来的评论只不过是对其道德立场正确性的再次印证而已,从而难以得出对世界、对人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对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类的爱情故事则更是如此,“作天作地”是这类电影的惯用套路,如果非要用“三观”的标准去衡量其好坏,实在是有点岂有此理。

    然而,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去质疑那么多经典爱情故事背后的道德观念,而到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几乎所有观众都在反复强调影片所呈现的“三观不正”问题?到底是观众们错了,还是影片对“三观”的处理确实有不到位的地方?

    答案显然是后者,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观众的标准就是对的。“三观”虽然不是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但影片对待“三观”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艺术水准。具体而言,影片到底是以一种揭露现实丑恶的方式呈现这种爱情观,还是以一种美化的方式去遮掩影片背后的伦理缺陷,进而将其包装成为一个充满甜味的纯爱故事?前者,体现了导演组对待现实和人性的冷峻态度;后者,则毫无疑问是当代社会的“精神毒药”。

    很遗憾,《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显然属于后者。本片改编自2009年韩国上映的同名电影。虽然故事内容和情节走向基本一致,但两者的风格却有着很大差异,韩版的导演元太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试图让故事沉浸在一种诗化的意境中,无论是对白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氤氲在一种凄美的氛围里,使这一老套而又略显矫情的故事赋予了诗化的意境。而台版的故事则在风格上试图加入一些清新明快的元素,且不说这种基调与故事整体的悲凉氛围是否相符,但就其效果而言,台版的这一诉求导致影片必须放弃韩版的诗意和含蓄风格,代之以直白的对白和简单明快的剧情。这一变化中,台版缺失了韩版的很多具有意境的桥段和元素,而牙医视角缺失,直接导致这部影片在伦理道德上备受诘难。在韩版故事中,牙医是以全知视角介入到男女主角的情感中的,他并非不是个单纯被蒙在鼓里的老实人。而台版遮蔽了这一视角,直接稀释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纯度,致使影片最后的“殉情”之美,荡然无存。

    所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其“不正”的爱情观,而在于影片将一个本已“不纯”的爱情故事,包装、美化为一个纯粹而凄美的纯爱故事。影片将所有的情感渲染的重点都放在了男女主人公上,让男女主人公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清晰可见,同时遮蔽牙医和摄影师Cindy的情感视点,试图通过一个“超越生死”“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将观众的情感认同拉回到那女主人公这边。加之在影像风格上,影片非常侧重对室内空间的呈现,以表现爱情的温馨与稳定感,使观众在充满想象性的视觉影像中不自觉地忽视了影片所试图掩盖的他人视角,利用爱情,意淫悲伤。

    这就像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吃下去的时候感觉甜美无比,但这并不能阻碍其毒药的本质。如果没有糖衣,事先就告诉你这是毒药,你不仅不会因其是毒药就避而不及,相反可能会以一种探究的态度审视它。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很多经典作品即便“三观不正”也无碍于我们去探究它的艺术价值的原因。而那种裹着糖衣的毒药,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其目的不是让我们去探究和审视它,而是让我们“吃下去”——这才是“精神毒药”的真正可怕之处。

    总而言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问题很多,被人诟病。但其较高的热度、较高的票房以及一批批眼含热泪从影院走出的观众,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当代社会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焦虑。焦虑是现代人的一个核心特征,它甚至比空虚和孤独更为根本。而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行为原则。反思《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是比批判本省更具有批判意义的事情。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