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等到满山红叶时
114人已评分
神作
10.0

主演:吴海燕丁嘉元何麟高英马冠英宏霞王琪张芝华胡大刚谈鹏飞江山庄文盈张小亲申怀琪宋景支张云立张莺茅为蕙童勤炜

类型:剧情导演:汤化达于本正 状态:HD 年份:1980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豆瓣:7.8分热度:505 ℃ 时间:2024-10-16 16:57:16

简介:详情  1970年代后期,长江某客轮。一批电影厂演员的到来,扰乱了“朝云”号客轮的平静。正在恋爱中的吴素琴(高英 饰)通过接触发现了杨英(吴海燕 饰)、张恋水(何麟 饰)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十几年前,杨、张二人同在运河学...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1970年代后期,长江某客轮。一批电影厂演员的到来,扰乱了“朝云”号客轮的平静。正在恋爱中的吴素琴(高英 饰)通过接触发现了杨英(吴海燕 饰)、张恋水(何麟 饰)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十几年前,杨、张二人同在运河学校学习,久而久之,张对杨产生感情,欲吐又止。因为杨英心中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密秘,那就是哥哥杨明(丁嘉元 饰)。张恋水不知内情,当见到杨明来看望妹妹时,他向杨明倾吐了对杨英的爱慕之意。但杨明的道白却大出张恋水意料之外,原来杨明与杨英并不是真正的兄妹,杨英幼年时家中遇难,是杨明的父亲(申怀琪 饰)救了年仅两岁的杨英,从此相依为命,成年后,杨英深爱上杨明。不久后,杨明在一次搬移航标灯时不幸殉难,杨英陷入悲苦之中.....
  • 头像
    玉昆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的爱情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由著名战争片导演汤化达与于本正共同执导,以唯美的三峡风光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峡江男女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批电影演员在导演带领下到一艘长江客轮上体验生活,女演员吴素琴(高英饰)和船员费广彬(马冠英饰)是一起下乡回城的知青,素琴当了演员,而小费只是个船上的服务员,因此素琴不想让人知道二人的恋爱关系。大副张恋水(何麟饰)一直暗恋着三副杨英(吴海燕饰),而杨英却似乎已心有所属。通过跟杨英、张恋水的接触和交谈,素琴终于了解到发生在杨英身上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

    解放前夕,一艘在峡江沉没的轮船上唯一幸存的两岁女孩,被信号员老杨救起收留,起名杨英,和自己的儿子杨明一起抚养长大。杨明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就要实现自己开大船的梦想。然而这时,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却突然病危,临终嘱咐杨明要照顾好妹妹。为了担起抚养妹妹的责任,杨明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接替父亲当了一名信号员,供养杨英初中毕业后又报考了她喜欢的河运学校。杨英在河运学校期间,拒绝了师兄张恋水的追求,一心挂念着峡江信号台上的杨明哥哥,只等来年满山红叶时归来与心上人相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杨英毕业回到信号台家中,却得知前一天,杨明冒雨移动航标灯时不幸被大水冲走殉职。从此,杨英带着对杨明无尽的哀思和怀恋穿行来往于长江航线,一直孑然一身。船过三峡,再也看不到信号台上那熟悉的身影,只剩下舱室里的一束红叶和哥哥教会她的那首《满山红叶似彩霞》的歌。杨英和杨明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素琴,也挽救了她和小费的感情。

    影片开启八十年代流行的风光音乐叙事手法,壮丽的三峡景色,天籁般的歌声,凄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的女主角,使这部影片成为新时期最早的纯爱影片之一,带给人对爱情的美好回味和对人生的思考。影片拍摄年代正值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之初,知青返城、高考恢复,在青年人中既带来命运改变的机遇,也产生前所未有的分化,而身份地位的跃迁对人们的爱情也造成了冲击和影响。能否坚守初心,保持忠贞,成为对许多人爱情的考验。本片正是通过杨英与杨明之间超越亲情、恩情,经受地位变化和时间考验的纯真爱情,回答了真正的爱情如何坚守与牺牲的主题,在那个大变革初起的年代向观众传递了关于不变的忠诚、爱与奉献的思考。当然,杨英对杨明的感情有着报恩与爱情的双重交织,报恩是她对杨家父子的救命和养育之恩的感激,而爱情则是兄妹两人在共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深厚情感。影片没有简单地将杨英对杨明的感情归结为单一的报恩或爱情,而是展现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处理方式反而使影片的爱情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在艺术表现上,影片用镜头捕捉了三峡红叶的绚烂美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物情感完美融合。叙事上则巧妙地通过演员们的走访,采用了访谈、回忆、直叙、倒叙等多种手法,串联起客轮上各个岗位的船员群像,使故事层次分明,节奏舒张有度。影片在人物语言风格上也进行了诗化处理,使之与整体的唯美风格相协调。影片的插曲《满山红叶似彩霞》旋律优美,饱含深情,极大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也成为难忘的经典电影歌曲。主演吴海燕在影片中饰演的杨英,以其内敛而不失热情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的职业女性形象。而丁嘉元饰演的杨明,宽厚深情,也达到了其表演事业的高峰。影片结尾,客轮在夜色中继续航行,凉风中张恋水给伫立甲板的杨英递上一件外衣,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结尾可谓余味悠长,给人留下了关于人物感情未来的遐想……

    在十余年的压抑之后,1980年是中国爱情电影的一个井喷之年,在众多爱情片中,《等到满山红叶时》以其唯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温这部影片,依然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与感动。它提醒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与美好的人际关系始终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 头像
    三言两拍
    《等到满山红叶时》是上影厂1980年摄制的,我每次看这部电影时都犹如一股清风拂面而来,感觉十分美好,这是一部很唯美的风光+爱情电影,人美,景美,歌也美,感觉可以和文革前的《刘三姐》《五朵金花》相媲美,属于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与这部电影同时上映的还有一部题材类似的《庐山恋》,也是风光+爱情,但《庐山恋》虽然风景不亚于本片,故事情节却不行,太政治化了,也太俗套。不像这部电影,在娓娓叙说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就展示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丝毫不感觉生硬和说教。
    影片描写的事件背景被虚化了,年代应该是跨越了文革时期,但片中并未表现。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当时的伤痕作品太多,让人常常感到沉重,不符合影片的风格,虚化后就完美了。轮船的故事是当代的,学校的故事是过去的,而那个信号台,则像一处世外桃源,不受年代变换影响,精致而干净,让人心向往之。
    据说当年吴海燕是同时接到这两部电影邀请的,因为她先答应了汤化达,所以放弃了拍《庐山恋》的机会,从而使张瑜一举成名。其实张瑜的表演水平并不如吴海燕,只是运气好。但我觉得吴海燕也不吃亏,因为本片艺术价值比《庐山恋》要高。现在想想,1980年就能拍出这么完美的电影也是不多见的。
    结局时杨明牺牲,杨英坐在江边默默难过,后来又长期不嫁,对此我很理解,因为看到这里时,我联想起刚刚逝去的父母,亲人离去,痛彻心扉,那种感受是难以言表的。
    结局虽然很凄美,但主人公是因事业而牺牲的,很高尚。而最后大副张恋水默默送给杨英一件衣服御寒,又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冀。
    当年我看这部电影之前,只看过吴海燕演的《海霞》,那部电影里吴海燕有点胖,本片中她的身材太好了,让我很意外,当时就惊为天人,不过这是指她少女时代的形象。
    何麟也是我当年很喜欢的一个演员,阳光帅气,而且充满正气,。
    本片的缺憾是: 三峡风光没有拍好,只拍出伟岸巨石,气魄雄浑,但色彩不行,缺乏绿色,两岸的远景又太模糊。
    还有个小瑕疵,江山用船上的饭碗给猪喂食不像话。
    本片导演汤化达于本正,演员吴海燕、丁嘉元、何麟、高英、马冠英、张芝华、王琪、宏霞、谈鹏飞、江山、张云立、张莺、茅为蕙,插曲演唱朱逢博钱曼华。
  • 头像
    私生活

    1.沈西林先生任摄影,一些镜头把三峡拍的很美!从船的甲板上往江面拍的俯拍镜头,对着江水周围峭壁上红叶的旋转镜头,哥哥背着妹妹在红叶间穿行,都体现了摄影师的匠心!尤其是女主坐在江岸边怀念哥哥,对哥哥的思念化作眼前永远点亮的明灯,橘黄色灯光映照她的侧脸,天色又是那么的昏暗,薄暮冥冥,用光太美了!不过类似的惊艳镜头不多,多数还是中规中矩,叙事为主,毕竟是一部长江航运的宣传片。

    2.看了真的会感叹,那个年代人心的善良淳朴。船上,无论是船员和乘客,都以同志相称,计划时代的天下为公、友善关怀仍在,市场与金钱的世俗味道还未抵达,但黑暗十年的铁幕的确已经消失,在这班“驶向春天的客轮”上,一切都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样子;戏外,导演也没有那么多讨好观众的心机或小段子,有的只是让作品无限接近于生活的匠心。如哥哥因搬运航标灯而溺水身亡的一段,哥哥和大叔关于航标灯归属单位的讨论,其实完全可以略去,毕竟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什么代管不代管,但是这一对剧情无甚影响的小细节也被制作组关注到了,说明导演的确有过一番考证,做足了功课。这部电影将根牢牢扎在生活里,体现制片厂时期特有的诚意。

    3.配乐太棒了,在《三峡好人》里听到了主题歌,欲罢不能,才来看了这部电影。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变奏版,在片中随处可见,都很具有感染力。

    4.但是,影片有点“树大易折”的感觉。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电影演员那边,可以说她听了杨英的故事,打消了自己心里刚冒出来的小资产阶级利己思想,理解了男朋友的“舍小家为大家”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也学会了为爱坚守;汤干事那边,是个性解放思潮对“革命事业”权威的冲击并使后者让步,新思想代替旧思想,改革春风吹满地。两者都很有时代性,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心中的矛盾和摇摆,和挡不住的奔向未来追求幸福的勇气和生机。问题是这两个主题很难统一,在剧情上也并无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关系,若不是场景相同,都没法把它们放在一起。被政委说服以后的“世俗化”汤干事,再遇到主动拆散自己和吴素琴的“伟光正”小费,两人真的不会吵起来吗?

    5.感觉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还不太熟练,有几处地方,应该加上背景音乐渲染气氛,甚至应该让朱逢博老师的歌喉高歌一曲,然而有的只是沉寂,光看到吴素琴像小鸟似的跑来跑去;杨英在航运学校草坪唱歌时,导演用固定镜头背面拍摄了起码六七秒,我都感到尴尬,而且杨英在航运学校本没必要把那首歌都唱完的,毕竟剧情还在铺垫上升中,一下子把感情都宣泄了,不但让人觉得冗长,后面也没看头了。

    另外,哥哥给妹妹摘柚子,买闹钟送给爸爸,这两个情节完全可以删掉,或者不要用冗余而莫名其妙的闪回来呈现。一起住了十几年的兄妹第一次将要分别,光是拍他们在崇山峻岭间步行,走路的姿态和脸上细微的表情,本身就很有戏了,没必要再来穿插什么别的东西丰富剧情。当然导演的意图可能也是呼应前面提到的柚子和闹钟,不过放在这里还是觉得很不自然。

    片中类似的几个小情节,有的可以大胆略去,有的可以给几个镜头呈现一下,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台词中,毕竟电影是用影像讲故事的,比如哥哥看到妹妹挑水摔破腿,决定研发高空抽水设备,这一段好好拍出来能抵得上摘十次柚子,哥哥既疼爱妹妹又勤劳聪明,人设一下就立起来了。

  • 头像
    寺影梵音

    1979年,吴海燕先后接到了汤化达导演《等到满山红叶时》中扮演主人公杨英和黄祖模导演《庐山恋》中扮演主人公周筠的邀请。由于《庐山恋》中的周筠是一位台湾来大陆探亲的华侨,黄祖模导演首先想到扮演周筠的人选是吴海燕。因为生活中的吴海燕典雅俊美,气质上非常适合角色周筠。吴海燕虽然也十分喜欢周筠这个角色,但由于她先接到了汤化达导演《等到满山红叶时》的邀请,并答应扮演主人公杨英,为不失诚信,吴海燕还是忍痛割爱了,黄祖模导演无奈,便选择了张瑜。事隔整整十年,有角色一事时,吴海燕意味深长地说:“我这个人很相信命运,人在一生中际遇很重要”

  • 头像
    帖木儿的邛竹杖

    泪奔!致敬!!n谨此献给1960—1969年出生的人!n一批横跨44岁到53岁的人;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 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n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是最后一批过六一节必须统一穿着白衬衫、蓝长裤的人;是最后一批玩弹弓、铁环、玻璃珠的人;是最后一批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是最后一批看了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是最后一批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人;是最后一批相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n生于60年代,我们感受了70年代的那种英雄理想主义色彩,但不再盲目;生于60年代,我们包容了70年代的个性追求,却并不喧哗;生于60年代,我们全程经历了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理想兼顾现实的一代,也将会是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代。n生于60年代,我们见证了许多: n台湾校园歌曲来了:邓丽君、小虎队、王杰、郑智化......一首首优美的歌曲耳熟能详n香港电影来了:四大天王、成龙、周润发,一个个血胆英雄成为偶像n霹雳舞来了;n喇叭裤来了;n蛤蟆镜来了;n世界改变着我们,把我们从少年少女变成了人父人母。n生于60年代,我们经历了许多: 经历了一代伟人朱毛周的离去;经历了四人帮垮台;经历了女排三连冠;经历了富人越来越多,梦想越来越远。n一首勾起我们许多美好回忆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发福的老一辈n20多年前,我们曾怀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不知有多么的美好;曾经的美妙梦想,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又有多少惆怅在心头? n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现在大的有五十三,小的有四十四。上学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 n当时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重磅 “zhayao包” 来,轻松多了。 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 n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懂得憎爱分明。在“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背诵着毛主席的教导“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n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 n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阳海,是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 n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看电影多是露天的,一部看N遍也不嫌烦。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 记得当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安。n国产电影自然是以八大样板戏为主,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 后来有了《决裂》、《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的政治电影。 n国家大事主要是通过有线广播和极少数的收音机进行传播,另外,就是《新闻简报》。 n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主席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n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都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同全中国亿万人民一样,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和金色十月的无比喜悦。n我们搭起防震棚,在低矮的窝棚里写作业;我们为毛主席戴黑纱,哭得声嘶力竭;我们举起标语小红旗,上街游行,写大字报,欢呼打倒王张江姚……n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李光曦演唱的一首《祝酒歌》最能表达这种喜悦的感情。 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欢欣鼓舞。 郭老那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世纪末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刻苦攻关。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帅的一首诗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没有人不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n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出山,被历史地推上了政治舞台。他的复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 n一时间,八块样板戏不演了,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听不见了。一批反映文革期间受害,生离死别和描写美好爱情的电影诞生了。《海外赤子》、《归心似箭》、《爱情啊你姓什么》、《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小花》、《戴手铐的旅客》、《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红牡丹》、《庐山恋》等等等等。 有电影,就必然有插曲。那时候的电影插曲实在是美,每每想起或唱起,就心潮起伏,情绪激荡,李谷一也成了我们梦中的歌神…… n那时候,高跟鞋、“飞机头”、喇叭裤、摇摆舞被普遍视为叛逆和异端。 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所谓靡靡之音还被斥之以"黄色"歌曲。 n那时的文坛出现了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讨伐“十年动乱”对人性的扭曲。文化艺术又一次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n国产的《敌营十八年》、日本的《血疑》、《命运》、《排球女将》、英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连续剧热;n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第一次颠覆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n电影《少林寺》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街上一下子出现了无数个光头觉远。 n那港台的武打录像片充斥着一间间低矮简陋的录像厅;n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n那时的一本叫作《武林》的杂志,创造了全中国期刊订阅、零售之最。 n香港电视连续剧在大陆异常火爆,尤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人在旅途》等为代表。 n文化生活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n以前凭票、卡供应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已不再紧张,人们的着装也逐渐从千篇一律的灰、蓝、黄而变得亮丽多彩;n姑娘出嫁的条件,已成为“三十六条腿”和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n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也有幸成了最后一批能够全部看完历届“春节文艺晚会”的人。n也正是从那时起,“春晚”便替代新衣、鞭炮,成了我们每年除夕的热盼:n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n董文华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响了讴歌最可爱的人,这一新时期最响亮的主旋律,对越反击战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n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如今大都已经步入中年之旅,成了单位和社会的中坚。 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后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原则。 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 回忆过去,会使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寻找出更符合于我们时代特征的精神和境界,使我们更加为生于六十年代骄傲和自豪。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