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刘杨
类型:纪录片纪录导演:孙辉冯冯杨紫云周全 状态:正片 年份:2020 地区:中国大陆,挪威 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挪 豆瓣:7.4分热度:3 ℃ 时间:2024-01-04 07:31:2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光语者》是一部在极地环境下拍摄的纪录片,每一帧绝美的镜头背后都铺满了极地环境所带来的寒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把控转瞬即逝的镜头画面?导演冯冯和杨紫云在面对我们的提问时表现极为淡然,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纪录片人经过常年创作历练后所产生的从容。
冯冯说:“纪录片它不像是剧情片那样,我们可以写剧本、可以编、可以镜头再来一遍。纪录片都是拍摄自然发生的东西,自然人文的东西,很多都是你没法儿再来一遍的。”
在不可控的自然环境下拍摄,冯冯跟杨紫云都提到了一点,就是预判。
预判并提前做好调研是纪录片人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想要捕捉转瞬即逝的一瞬间,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那份美所带来的挑战。而极地的恶劣环境,无疑是拍摄时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但这并不足以阻挡纪录片人创作的热情。
冯冯说:“我相信多数拍摄纪录片的人,是对纪录片本身有热情的,因为想拍摄好纪录片还是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要有对它的热爱和热情,必须保持这份初心,如果你丢掉了你就没办法做好它。”
而杨紫云也坚定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理念。并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选择的职业负责。我们这一帮人,我们共同喜爱的一个灵魂契合度,或者说是我们对于影像质感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想做我们心中高质量成像的纪录片作品。”
当我们希望两位导演给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分享一些经验时,冯冯和杨紫云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吃苦精神是冯冯首先提出的观念,其次是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你有非常喜欢的题材,你就要坚持去做。因为在你拍摄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未知,很多不确定,你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调整,用时间去磨练。其实一部好的纪录片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是需要时间去磨砺出来的。”
杨紫云认同了冯冯所提出的“敏锐度”,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了创作者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应该具有坚持的态度。他认为,相对来说纪录片还是比较好去坚持的,因为纪实性本身它需要我们去这样做。 纪录片其实给所有喜爱它的人留出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去试错的,我们是在客观记录而不是编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所以既然是客观记录你是有很多的选题可以尝试去做的,这样你就拥有了很多的试错空间。既然你想做这个东西,就要勇于去试错,在试错的过程里它会给到你很多至关重要的经验。
这是一座没有生死的城市,是一个绽放蓝色的绝美之城。在这里,你能看到北欧人的生活哲学,能为心灵种下一颗种子。极光的背面是太阳的到来,人们将如何面对黑夜所产生的困顿?全球气候变暖又将给极地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光语者》将为你揭开疑问的面纱。
北纬78度,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每年10月24日进入四个月的极夜期。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所在地,2017年至2018年冬季,黄河科考站只有一人驻守。
他就是科考队员刘扬。
他将在这座长年极夜的城市里,独自一人度过整个寒冬。在这个冬天里,他需要负责的是让三台极光成像仪,一台极光光谱仪,一台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正常运转。
“极地科考跟普通人的生活离的很远,容易让人联想到艰苦的条件和危险的环境。”
但其实比这个更艰苦的,是如何在极夜中找到平衡。
在极夜里,光隐藏了踪迹,浓稠的黑暗容易让人难以辨认现实与虚幻。
时间变成了无法参照的重负,人们正式进入极夜带来的迷宫。
这是一场关于孤独的对抗赛,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扬开始了自己的挑战。
朗伊尔城,一座隐蔽在人类视野之外的小镇,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首府。是世界上最接近北极点的城市,人口不超过两千。
即便是在环境的临界点,人们还是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从世界各地来到朗伊尔城,开始一段追寻之旅。
生活在朗伊尔城的版画家,奥拉夫,是最熟悉这座遍地绽放着蓝色的人。
30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朗伊尔城,这个寒冷、干燥、没有树的,甚至是听上去有些吓人的城市,却在一瞬间打动了他。
奥拉夫说:“这正是一直以来我所追求,但是并未寻找到的。”
是什么打动到了他?
这是座有关于极光、寒冷、冰川的城市。美好跟冒险并存,现实跟理想交融。
这里的风景中存在着一种来自于当地人的哲学,这种哲学捕获了奥拉夫。他用他细腻的感知发现了这份奥秘,并为之沉醉。
他发现了一种平衡,一种信仰。
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等候光明,在光明中解密黑暗的东西。
这种双重属性让这个即使存在寂寞,荒凉与极度寒冷的地方,也无法掩盖它自带的最原始的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想象。
奥拉夫不断尝试着理解他心目中所追求的景象——这座遍地绽放蓝色的寒冷之城,这座极光永驻的美丽胜地。
2014年,欧顿和米娅从挪威搬到了朗伊尔城。从前老板那里,买下了斯瓦尔巴哈士奇狗场,从此开启了他们与狗狗们在朗伊尔城的理想生活。
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去检查狗的状态,看他们是否健康。欧顿负责修理狗场,米娅帮忙清理狗屎。
他们甚至在镜头前笑称:“总有狗屎要捡,总有东西要修。总有狗要拥抱。”
“你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工作,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算是休息的日子,我们还是会去狗场里做事情。因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米娅用轻松且习以为常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生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对狗场的热爱。
他们将生活融入到世界上最靠近北极的地方,用最诚挚的人间烟火温暖这座冰冷的城市。
幸福是藏在他们嘴角止不住的笑容,连同热情一起,绽放在镜头里。在生活面前,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相信。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人生哲学,他们愿意把爱带给动物,也愿意相信动物会在风暴中带领他们走向光明。
寒冷和闭塞让来自各国科学家讨论科研成果,共享数据,共同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进步。
这如同是一个个科学部落,人们不会被移动网络绑架,不会被电子产品支配。隐匿在北极圈中,与外界隔绝。
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朗伊尔城的人们害怕因此失去原本热爱的生活。
奥拉夫说:“现在可能是你最后一个看到斯瓦尔巴真面目的机会,因为两年后再回来斯瓦尔巴就被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考验着朗伊尔城,甚至整个人类。
十年来,峡湾不再结冰了,冰川正在融化。导致很多建筑出现了裂缝,它们不再稳固的钉在永冻层上。
随着极夜的结束,太阳也在归来的路上。这里的人们为了太阳的归来举办了太阳节。与此同时,黄河站的驻站越冬任务正式结束,这段旅程也要划上句号。
昨晚,GZDOC 2020金红棉影展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收官了。
《光语者》作为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终评入围影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今日,《光语者》正式上映!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这里将为你提供一处精神栖息,抚慰你疲惫的灵魂。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跟你爱的人一起去感受极光与黑夜的魅力吧。
采访: 王湘琳
文章:k
编辑 :k
我看海报上说这是「中国首部北极科考电影」,我很不以为然。这部电影和科考没什么关系,就像不是你跟拍了球员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就能说那是NBA纪录电影。
这是一部讲寒冷的电影,讲宁静的电影,讲孤独的电影,终究是一部讲反差的电影。所有的这些概念,不管你对它们观感如何,你都能很快感受到与它们相反的东西,并理解到它们相互依存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种朴素而原始的思辨,让电影染上了几分哲学意味。
《黑客帝国》里,史密斯说母体尝试构建的极乐世界最后以崩溃告终,因为一个没有痛苦存在的地方,快乐将失去所有意义,最终沦为虚无。只有让快乐与痛苦共生并以此昭示对方,才能让人类得以存活。
关上灯,打亮银幕;离开手机,进入电影;熄灭霓虹,仰望极光;忘记城市,置身北境。这是不是正是影院、纪录片还有《光语者》们的必要性和意义?
「科考」只是将你投往极地的一个路引,就像作家为小说写的楔子,最终让你看到的是整座极地城镇,又像你夜钓时带上的钓竿,让你很难猜透你会收获什么。纪录电影,这是最大的魅力和谜题——我怎么告诉你它具体讲了什么呢?只能几笔带过罢了。
n要说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我想就是地球最北端城市和最北端小镇的生活,还有那些不可描述,难以言说的景观。我看过很多纪录片,但我对北极、极夜和极光永远感兴趣,因为那是我从未到过和见过,所处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对这些都至少是好奇的。
关于朗伊尔城,新奥勒松,你能搜到不少传说和故事,有些几乎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前者规定城市中不允许出生和死亡。但镜头拉近,你又会发现这里的生活与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在DJ的带领下狂欢,在指挥的引导下演奏,在超市购物闲逛,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好像没什么离奇的。
不过,就像其他任何城市总有许多事物把其他事物彰显的分外夺目,极地的城与镇也有它们放大的不同之处。既然孤独,欢聚就被放大了;既然寒冷,暖意就被放大了。这不是任何一个人刻意为之,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在一座坊间传闻有超过四千万人居住的终极城市,哪里都不缺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人们总是自然而然的保持着相应的疏离感。
那么宁静呢。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也让我自己没想到的是,即使身在人类文明的最北端,一座只有2000人的城市和一座只有35人的小镇,人们也依旧会执着于寻找宁静,这大抵只能说明这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以及不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它的价值,它都是人类最可贵最珍稀的事物之一。
n孤独、宁静、寒冷,你会发现这三个概念经常结对出现,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脑海中投射的想象。毕竟你独处的时候总是内外平静,再仔细想想那个场景,无论如何也不是热的令人汗流浃背的温度吧。
下雪的时候,城市一片寂静,因为积雪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噪音。我就很喜欢下雪,因为我很喜欢安静。只有在这个时候,城市才显得没那么躁动,人间烟火才显得没那么刺鼻,而万家灯火看上去也分外可爱了起来。这正是《光语者》的主题之一。
只可惜,讨论《光语者》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讨论它最好的时机就是在电影进行时和它刚刚结束时,否则几乎就不存在了。我看完以后,总想写点什么,但半天一字未动。几天以后,北京恰好下了一场雪,我才抓住机会在被窝里打完了底稿。
在吵杂的现实世界中讨论这样一部电影总是困难的,因为当我摘掉隔音耳塞,起床,回到生活中,那些刚醒来在床上所有的凝思与灵感总是像泡沫一样轻易的破灭了。无处不在的噪音灌满我的耳道,突然莫名的声响敲击我的心房,这总是让我相较常人更快的变得疲惫不已。没有什么比一个对声音高度敏感的人又同时拥有超强的听力更讽刺的吧,我因而愈发珍惜那些安静的时刻,哪怕总是只有短暂的一小会儿。
《光语者》带我的宝贵的静谧感,我也曾在其他电影中寻获,比如《地心引力》,甚至有一句台词就像在呼应我的心声。太空、两极、海洋、森林……想想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殊胜之地,又何尝不拥有着相同的特质。很遗憾我能去的地方总是很有限的,但幸好镜头去往的地方总是很远。
很远、很静,又很熟悉,就好像我已经去过一样。
n我当然不是说《光语者》是部连对话都省了的电影。事实上,你真正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它还挺热闹的。不同人物轮番登场讲述故事,相聚的时候亲密无间,告别的时候也会举行典礼。你甚至会有些疑惑,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大家都一定会这么生如夏花,还是因为明知有镜头在场,所以每个人都表现的更有仪式感。
或许,两者都有,但我更愿意相信的还是前者。毕竟当生活了五十年的老妪终将一别,她微颤的面庞与抖动的下颚,这样的细节连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无法展现吧。
人们隆重的生活,隆重的思考,隆重的相处,隆重的离别,这是朗伊尔城的常态。而在新奥勒松,每一项科研活动都值得所有人参与、讨论、贡献,科学在这里完全超越了国别、种族还有信仰。在残酷的环境下,某种人类原始社会的形态又被重现了。好像只有在这里,乌托邦的理想才突然被真实的忆起。
这些深邃、复杂的凝思,却是你在看这部简单温暖(大抵上)的电影时所不免想到的,就好像在这件事上,也一点逃不开永恒的对立与共存。
n多年前我读到过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很多人的孤独。」乍一看很中二,却因点出了孤独与狂欢的对立统一而变得有几分嚼头。如果说《光语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也在这里:孤独、狂欢;寒冷、温暖;宁静、热闹;极地、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一体两面,都是相辅相成,都是互为唇齿,热情相拥在了现实生活中,还有这部电影里。
By艾晨
想象一下,电影院的灯光慢慢暗去,银幕上一片冰天雪地忽然出现,所望之处,既绝又美;而后极夜降临,极光曼舞,数千人生活其中,无生无死,无争无扰;在四个月的黑夜之后,这些人又近乎信仰般,等待着阳光照射到教堂的第二级台阶的那一刻,为此歌唱,为此欢呼……那幅景象,该是多么迷人。
景称绝美
《光语者》里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是极北之地,终年积雪,天寒地冻。岛上的朗伊尔城,每年有四个月时间看不到太阳,因而又称“永夜城”。极端之地,造就绝美之景。这里山白天蓝,夜黑星灿,一片纯粹;极光出现时,更是似飞若舞,绚丽非常。
除了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文景象亦是动人。不但房子都是有故事的,生活于此的数千人更是各有各的渊源:版画家奥拉夫沉迷于这里的蓝色,几十年下来,把风景变成了自己的生活;米娅和奥登夫妇志趣相投,每日给一百多条雪橇犬喂食、捡拾狗屎、拥抱狗狗;还有追随父母脚步的摄影师艾娃,一个人独自驻守黄河站120天的刘杨,以及待了50年后将要离去的老人。他们身处极端之地,心回原始之姿,和这里真正融为了一体。
夜似永恒
虽有绝美之景,毕竟极端之地,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命的冒险,特别是极夜降临之后,四个月时间里尽是漆黑一片。
在这恍如永恒的夜里,时间仿佛也失去了意义,不再流动。行走其中,只感天地无边,影只形单,孤独就成了一种常态。于是人们安静了下来,努力倾听内心的声音。不管是每日与狗相伴,或者监测数据,或者拍摄小城景色,或者采集自然声响,都能享受其中,寻找着个人与世界的平衡。日子简单,内心却变得富足,连害怕黑暗的人,都对长达四个月的极夜神奇地适应。大家远离尘嚣,彼此信赖,把这里变成了内心的乌托邦。
光即信仰
天光,夜光,火光,灯光,星光,极光,阳光。《光语者》里有很多或美妙、或温馨、或神秘、或震撼的光。或许因为这里没有树,人民便把热情寄托在了太阳上;或许因为经历过漫长黑暗,大家心中更加向往光明;又或许生活在这里的人本来就眼中有光,心中有光。光,成了他们共同的信仰。
当艺术家沉浸于冰原中的奇怪声响,当版画家坐着雪橇翻山越岭去寻找太阳,当老人开始打包生活了五十年的行李准备离开,当阳光终于照耀在教堂的第二节台阶,所有人不分国界,一起歌唱欢呼……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这些画面,不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最好解释吗?
最后再次友情提醒一下,《光语者》目前排片不多,感兴趣的友邻最好尽早观看。
生活在城市中太久的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牢笼之中,于是你想要逃离,想要冲破它去外面看一看。其实这不光是我和很多人的想法,《光语者》中的主人公刘杨也如是说,于是他去到了离北极圈最近的地方,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极地生活。
说起北极圈,很多人会先想到冰天雪地中的严寒,想起特罗姆瑟浪漫的极光,想到像雪一样的北极熊和北极狐,甚至是北极科考队和冰川融化导致全球变暖,至于其它大概就是知之甚少。至于去到那里的人,除了科研和探险,还会有其它目的吗?我实在想不出,在看《光语者》之前,也完全不会这么去想,我从来不觉得这里也会有什么常住居民。
而这部电影正是讲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来到北极圈不是为了科研和探险,而是为了生活,你没听错,就是来北极圈生活。准确地来说,《光语者》的故事中包含了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选择来到这里生活,另一部分和刘杨一样为了工作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为工作而来的这些人,他们也都带着和刘杨一样体验的心态,哪怕只是短暂的几个月。
当然,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第一种人,或者说是第一种心态,毕竟在我看来,体验甚至探险都可以,但谁会主动让自己长期置身于一种严酷和极寒的环境当中呢?而这些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暂时逃离,不是为了找回迷失的自我,然后回去更加热爱生活——这已经成为商家贩卖旅游产品的套路,他们来这里是选择定居下来,开始一段甚至是一生的生活。
既然有些人难以忍受孤独,同样有另外一些人讨厌喧嚣,北极圈严酷的生存状态,决定了大多数人类无法在这里自如地生活,而能够来到这里居住的人,一定是厌恶人类社会繁琐的规则和虚伪的交际,在他们看来,这些要远比北极圈中严寒的天气可怕多了。另一方面,恶劣尤其是严寒的外部环境,似乎更容易让人保持清醒,再加上不需要在规则和交际中耗费过多精力,或许人更容易专注于自身和喜欢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远,更缺乏交流了,相反的是,人们反而多了更多可以了解彼此的机会,同时在独处与相处之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正如片中一位来自波兰的科学家所讲到的那样,因为在这里用手机很不方便,所以他们都更倾向于面对面、直接说出自己和倾听别人的想法,而不是时刻需要盯着手机来查收消息。
这听起来似乎又回到那种被智能手机吞噬之前的生活中去了,有多少人会怀念这种生活呢?不知道,但在被所谓“智能化”的生活绑架之后,我自己已经无法在体会那份不间断的平静了,当然一部分原因会是自己像上了瘾一样,时不时想要去查看手机,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都无法再忍受;而另一方面,工作在“智能化”之后非但没能让我们节省更多时间,反而变得无孔不入,你时时刻刻都需要担心它的骚扰和侵蚀,而工作本身的效率却并没有因此提高多少。
更可怕的是,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更习惯于和朋友隔着屏幕聊天了,当面交流的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常常两个人见面后都是各自在刷手机,分开后反而可以在手机里大聊特聊。所以,科技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吗?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想要在北极圈内生活,同样少不了科技的力量,但至少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更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内容,是一个需要去balance的话题。
在映后的见面会上,刘杨也提到了这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他说在北极圈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人们必须更加信任和依赖彼此,而更多的面对面交流也加深了这种信赖。他讲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就是在北极圈内的时候,人们在相互遇见时都会热情打招呼甚至拥抱,所以当他离开后在奥斯陆转机时,看到每个人都自顾自行走时非常不习惯,但还是抑制住了自己要打招呼的冲动。他还说道,再回到城市后还是要习惯于另一套生活方式,如果还是像在北极圈一样,大概会被认为是不正常吧?
所以看起来,人类所追求的乌托邦,似乎在北极圈这个远离人类社会的小镇中实现了,但为了躲避复杂社会而逃离到这里的人们,也需要面对改变。随着名气逐渐变大,交通越发便利,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也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有的是暂时驻扎,有的只是匆匆过客,但无形之中都以“游客”的身份共同改变着这里。
正如片中那位狗场主人所言,“游客”早已变成一个贬义词,它似乎变成了一个“破坏原生态”的代言词,但作为当地居民,他们和其他所有旅行目的地的当地人一样,对于游客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需要游客来提高收入,一方面又担心生活方式遭到破坏,所以他宁愿把“游客”叫做“客人”,我想这是一个很妙的举动,因为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摇身一变成为“主客”,多了一份对于彼此的尊重,或许更有利于去balance这种矛盾。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片中那位版画师则是一种更为极端的态度,他对所谓的游客非常厌恶,把他们视作是完全不懂这里的一种祸害。而另一位新来的艺术家则持另一种开放的态度,她认为这里不是谁的专利,它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可以给这里带来变化。看到了吗?三种人,三种观念,也正是人类社会中间、传统和进步派的缩影,即便是在这个小小的乌托邦,一旦一些风吹草动的改变来到,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当然,这是《光语者》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而我最看重的还是本片中那些对话的过程,无论是跟自然的对话,跟他人的对话,还是跟自己的对话,每一次都是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过程。于是,无论是为了一次探险而来,为了一次极光而来,还是为了一次工作而来,甚至是为了生活而来,无论是想要逃离还是因为热爱,最重要的依然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所以,当有人说片中那段美妙的极光表演与主题关系不大时,我却不以为意,有时候我们忍受了那么多的孤独甚至痛苦,不就为了迎来那瞬间绽放的美好吗?
驻地斯瓦尔巴,是美妙的。终于有一个像样的院线电影,实现了愿望,让懂中文的观众,知道世界的尽头,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是那么的安静与有生命力!
(公众号:北极北极快开门)
大家好,我是驻地斯瓦尔巴的北极艺术家,黑水黑山。在发现这个人间秘境前,我还在纽约寻找梦想和自我实现。但当我到了斯瓦尔巴,我不这么想了。
城市以外的世界,并不荒芜。
从2016的季风书园开始,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北极,什么是斯瓦尔巴。但我知道,大众需要的是一部1小时的电影,不是1小时的讲座。何况,我也不是什么网红。2016-2020, 依靠个人演讲的影响力,到过WWF,TED舞台,但传播力依然非常有限。
2021年,自从《光语者》上映以来,协助制片方一起宣传电影,收集电影反馈。看着北极电影,在上海排片从20家,1天后3家,2天后,市区只有1家。(仅凭印象,具体数字回忆中)而时间落在,早上9:50,和深夜23:30.
到了新春年底,独立发起三场观影会+带年度北极故事讲座,开始多店巡回。终于了解了大众,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想象。
孩子,是最喜欢这个电影的人群!他们在学校里读过北极,知道北极有什么,好奇一个真实的北极世界,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夜深了。相信这个电影,将给大家的,不是那种西方世界的探险生存游戏,是一个生活中,经得起回到原地探寻的北极,日常。观影+分享会,会继续联合“全国各地的书店+社团”,公益推广下去!本周末,公众号更新。
北极院线电影3.10腾讯上线了,再次投入公众视野。祝大卖!
公众号 北极北极快开门
by黑水黑山 3.10(关键词:林辰 北极)
aespa:MY第一页
泽连斯基故事
一代鬼才黄霑
神鬼传奇 (上)
徒手攀岩
18岁的流水线
B站UP主食贫道深度探访泰国,揭露贫富差距下真实...
播放指数:940℃
《光语者》是一部在极地环境下拍摄的纪录片,每一帧绝美的镜头背后都铺满了极地环境所带来的寒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把控转瞬即逝的镜头画面?导演冯冯和杨紫云在面对我们的提问时表现极为淡然,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纪录片人经过常年创作历练后所产生的从容。
冯冯说:“纪录片它不像是剧情片那样,我们可以写剧本、可以编、可以镜头再来一遍。纪录片都是拍摄自然发生的东西,自然人文的东西,很多都是你没法儿再来一遍的。”
在不可控的自然环境下拍摄,冯冯跟杨紫云都提到了一点,就是预判。
预判并提前做好调研是纪录片人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想要捕捉转瞬即逝的一瞬间,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那份美所带来的挑战。而极地的恶劣环境,无疑是拍摄时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但这并不足以阻挡纪录片人创作的热情。
冯冯说:“我相信多数拍摄纪录片的人,是对纪录片本身有热情的,因为想拍摄好纪录片还是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要有对它的热爱和热情,必须保持这份初心,如果你丢掉了你就没办法做好它。”
而杨紫云也坚定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理念。并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选择的职业负责。我们这一帮人,我们共同喜爱的一个灵魂契合度,或者说是我们对于影像质感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想做我们心中高质量成像的纪录片作品。”
当我们希望两位导演给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分享一些经验时,冯冯和杨紫云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吃苦精神是冯冯首先提出的观念,其次是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你有非常喜欢的题材,你就要坚持去做。因为在你拍摄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未知,很多不确定,你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调整,用时间去磨练。其实一部好的纪录片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是需要时间去磨砺出来的。”
杨紫云认同了冯冯所提出的“敏锐度”,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了创作者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应该具有坚持的态度。他认为,相对来说纪录片还是比较好去坚持的,因为纪实性本身它需要我们去这样做。 纪录片其实给所有喜爱它的人留出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去试错的,我们是在客观记录而不是编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所以既然是客观记录你是有很多的选题可以尝试去做的,这样你就拥有了很多的试错空间。既然你想做这个东西,就要勇于去试错,在试错的过程里它会给到你很多至关重要的经验。
这是一座没有生死的城市,是一个绽放蓝色的绝美之城。在这里,你能看到北欧人的生活哲学,能为心灵种下一颗种子。极光的背面是太阳的到来,人们将如何面对黑夜所产生的困顿?全球气候变暖又将给极地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光语者》将为你揭开疑问的面纱。
欢迎来到永夜城
北纬78度,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每年10月24日进入四个月的极夜期。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所在地,2017年至2018年冬季,黄河科考站只有一人驻守。
他就是科考队员刘扬。
他将在这座长年极夜的城市里,独自一人度过整个寒冬。在这个冬天里,他需要负责的是让三台极光成像仪,一台极光光谱仪,一台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正常运转。
“极地科考跟普通人的生活离的很远,容易让人联想到艰苦的条件和危险的环境。”
但其实比这个更艰苦的,是如何在极夜中找到平衡。
在极夜里,光隐藏了踪迹,浓稠的黑暗容易让人难以辨认现实与虚幻。
时间变成了无法参照的重负,人们正式进入极夜带来的迷宫。
这是一场关于孤独的对抗赛,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扬开始了自己的挑战。
蓝色是这里人的处事态度
朗伊尔城,一座隐蔽在人类视野之外的小镇,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首府。是世界上最接近北极点的城市,人口不超过两千。
即便是在环境的临界点,人们还是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从世界各地来到朗伊尔城,开始一段追寻之旅。
生活在朗伊尔城的版画家,奥拉夫,是最熟悉这座遍地绽放着蓝色的人。
30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朗伊尔城,这个寒冷、干燥、没有树的,甚至是听上去有些吓人的城市,却在一瞬间打动了他。
奥拉夫说:“这正是一直以来我所追求,但是并未寻找到的。”
是什么打动到了他?
这是座有关于极光、寒冷、冰川的城市。美好跟冒险并存,现实跟理想交融。
这里的风景中存在着一种来自于当地人的哲学,这种哲学捕获了奥拉夫。他用他细腻的感知发现了这份奥秘,并为之沉醉。
他发现了一种平衡,一种信仰。
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等候光明,在光明中解密黑暗的东西。
这种双重属性让这个即使存在寂寞,荒凉与极度寒冷的地方,也无法掩盖它自带的最原始的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想象。
奥拉夫不断尝试着理解他心目中所追求的景象——这座遍地绽放蓝色的寒冷之城,这座极光永驻的美丽胜地。
总有狗需要拥抱
2014年,欧顿和米娅从挪威搬到了朗伊尔城。从前老板那里,买下了斯瓦尔巴哈士奇狗场,从此开启了他们与狗狗们在朗伊尔城的理想生活。
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去检查狗的状态,看他们是否健康。欧顿负责修理狗场,米娅帮忙清理狗屎。
他们甚至在镜头前笑称:“总有狗屎要捡,总有东西要修。总有狗要拥抱。”
“你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工作,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算是休息的日子,我们还是会去狗场里做事情。因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米娅用轻松且习以为常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生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对狗场的热爱。
他们将生活融入到世界上最靠近北极的地方,用最诚挚的人间烟火温暖这座冰冷的城市。
幸福是藏在他们嘴角止不住的笑容,连同热情一起,绽放在镜头里。在生活面前,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相信。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人生哲学,他们愿意把爱带给动物,也愿意相信动物会在风暴中带领他们走向光明。
“乌托邦最后的倔强”
寒冷和闭塞让来自各国科学家讨论科研成果,共享数据,共同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进步。
这如同是一个个科学部落,人们不会被移动网络绑架,不会被电子产品支配。隐匿在北极圈中,与外界隔绝。
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朗伊尔城的人们害怕因此失去原本热爱的生活。
奥拉夫说:“现在可能是你最后一个看到斯瓦尔巴真面目的机会,因为两年后再回来斯瓦尔巴就被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考验着朗伊尔城,甚至整个人类。
十年来,峡湾不再结冰了,冰川正在融化。导致很多建筑出现了裂缝,它们不再稳固的钉在永冻层上。
随着极夜的结束,太阳也在归来的路上。这里的人们为了太阳的归来举办了太阳节。与此同时,黄河站的驻站越冬任务正式结束,这段旅程也要划上句号。
红棉酱有话说:
昨晚,GZDOC 2020金红棉影展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收官了。
《光语者》作为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终评入围影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今日,《光语者》正式上映!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这里将为你提供一处精神栖息,抚慰你疲惫的灵魂。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跟你爱的人一起去感受极光与黑夜的魅力吧。
采访: 王湘琳
文章:k
编辑 :k
我看海报上说这是「中国首部北极科考电影」,我很不以为然。这部电影和科考没什么关系,就像不是你跟拍了球员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就能说那是NBA纪录电影。
这是一部讲寒冷的电影,讲宁静的电影,讲孤独的电影,终究是一部讲反差的电影。所有的这些概念,不管你对它们观感如何,你都能很快感受到与它们相反的东西,并理解到它们相互依存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种朴素而原始的思辨,让电影染上了几分哲学意味。
《黑客帝国》里,史密斯说母体尝试构建的极乐世界最后以崩溃告终,因为一个没有痛苦存在的地方,快乐将失去所有意义,最终沦为虚无。只有让快乐与痛苦共生并以此昭示对方,才能让人类得以存活。
关上灯,打亮银幕;离开手机,进入电影;熄灭霓虹,仰望极光;忘记城市,置身北境。这是不是正是影院、纪录片还有《光语者》们的必要性和意义?
「科考」只是将你投往极地的一个路引,就像作家为小说写的楔子,最终让你看到的是整座极地城镇,又像你夜钓时带上的钓竿,让你很难猜透你会收获什么。纪录电影,这是最大的魅力和谜题——我怎么告诉你它具体讲了什么呢?只能几笔带过罢了。
n要说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我想就是地球最北端城市和最北端小镇的生活,还有那些不可描述,难以言说的景观。我看过很多纪录片,但我对北极、极夜和极光永远感兴趣,因为那是我从未到过和见过,所处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对这些都至少是好奇的。
关于朗伊尔城,新奥勒松,你能搜到不少传说和故事,有些几乎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前者规定城市中不允许出生和死亡。但镜头拉近,你又会发现这里的生活与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在DJ的带领下狂欢,在指挥的引导下演奏,在超市购物闲逛,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好像没什么离奇的。
不过,就像其他任何城市总有许多事物把其他事物彰显的分外夺目,极地的城与镇也有它们放大的不同之处。既然孤独,欢聚就被放大了;既然寒冷,暖意就被放大了。这不是任何一个人刻意为之,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在一座坊间传闻有超过四千万人居住的终极城市,哪里都不缺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人们总是自然而然的保持着相应的疏离感。
那么宁静呢。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也让我自己没想到的是,即使身在人类文明的最北端,一座只有2000人的城市和一座只有35人的小镇,人们也依旧会执着于寻找宁静,这大抵只能说明这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以及不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它的价值,它都是人类最可贵最珍稀的事物之一。
n孤独、宁静、寒冷,你会发现这三个概念经常结对出现,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脑海中投射的想象。毕竟你独处的时候总是内外平静,再仔细想想那个场景,无论如何也不是热的令人汗流浃背的温度吧。
下雪的时候,城市一片寂静,因为积雪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噪音。我就很喜欢下雪,因为我很喜欢安静。只有在这个时候,城市才显得没那么躁动,人间烟火才显得没那么刺鼻,而万家灯火看上去也分外可爱了起来。这正是《光语者》的主题之一。
只可惜,讨论《光语者》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讨论它最好的时机就是在电影进行时和它刚刚结束时,否则几乎就不存在了。我看完以后,总想写点什么,但半天一字未动。几天以后,北京恰好下了一场雪,我才抓住机会在被窝里打完了底稿。
在吵杂的现实世界中讨论这样一部电影总是困难的,因为当我摘掉隔音耳塞,起床,回到生活中,那些刚醒来在床上所有的凝思与灵感总是像泡沫一样轻易的破灭了。无处不在的噪音灌满我的耳道,突然莫名的声响敲击我的心房,这总是让我相较常人更快的变得疲惫不已。没有什么比一个对声音高度敏感的人又同时拥有超强的听力更讽刺的吧,我因而愈发珍惜那些安静的时刻,哪怕总是只有短暂的一小会儿。
《光语者》带我的宝贵的静谧感,我也曾在其他电影中寻获,比如《地心引力》,甚至有一句台词就像在呼应我的心声。太空、两极、海洋、森林……想想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殊胜之地,又何尝不拥有着相同的特质。很遗憾我能去的地方总是很有限的,但幸好镜头去往的地方总是很远。
很远、很静,又很熟悉,就好像我已经去过一样。
n我当然不是说《光语者》是部连对话都省了的电影。事实上,你真正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它还挺热闹的。不同人物轮番登场讲述故事,相聚的时候亲密无间,告别的时候也会举行典礼。你甚至会有些疑惑,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大家都一定会这么生如夏花,还是因为明知有镜头在场,所以每个人都表现的更有仪式感。
或许,两者都有,但我更愿意相信的还是前者。毕竟当生活了五十年的老妪终将一别,她微颤的面庞与抖动的下颚,这样的细节连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无法展现吧。
人们隆重的生活,隆重的思考,隆重的相处,隆重的离别,这是朗伊尔城的常态。而在新奥勒松,每一项科研活动都值得所有人参与、讨论、贡献,科学在这里完全超越了国别、种族还有信仰。在残酷的环境下,某种人类原始社会的形态又被重现了。好像只有在这里,乌托邦的理想才突然被真实的忆起。
这些深邃、复杂的凝思,却是你在看这部简单温暖(大抵上)的电影时所不免想到的,就好像在这件事上,也一点逃不开永恒的对立与共存。
n多年前我读到过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很多人的孤独。」乍一看很中二,却因点出了孤独与狂欢的对立统一而变得有几分嚼头。如果说《光语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也在这里:孤独、狂欢;寒冷、温暖;宁静、热闹;极地、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一体两面,都是相辅相成,都是互为唇齿,热情相拥在了现实生活中,还有这部电影里。
By艾晨
想象一下,电影院的灯光慢慢暗去,银幕上一片冰天雪地忽然出现,所望之处,既绝又美;而后极夜降临,极光曼舞,数千人生活其中,无生无死,无争无扰;在四个月的黑夜之后,这些人又近乎信仰般,等待着阳光照射到教堂的第二级台阶的那一刻,为此歌唱,为此欢呼……那幅景象,该是多么迷人。
景称绝美
《光语者》里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是极北之地,终年积雪,天寒地冻。岛上的朗伊尔城,每年有四个月时间看不到太阳,因而又称“永夜城”。极端之地,造就绝美之景。这里山白天蓝,夜黑星灿,一片纯粹;极光出现时,更是似飞若舞,绚丽非常。
除了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文景象亦是动人。不但房子都是有故事的,生活于此的数千人更是各有各的渊源:版画家奥拉夫沉迷于这里的蓝色,几十年下来,把风景变成了自己的生活;米娅和奥登夫妇志趣相投,每日给一百多条雪橇犬喂食、捡拾狗屎、拥抱狗狗;还有追随父母脚步的摄影师艾娃,一个人独自驻守黄河站120天的刘杨,以及待了50年后将要离去的老人。他们身处极端之地,心回原始之姿,和这里真正融为了一体。
夜似永恒
虽有绝美之景,毕竟极端之地,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命的冒险,特别是极夜降临之后,四个月时间里尽是漆黑一片。
在这恍如永恒的夜里,时间仿佛也失去了意义,不再流动。行走其中,只感天地无边,影只形单,孤独就成了一种常态。于是人们安静了下来,努力倾听内心的声音。不管是每日与狗相伴,或者监测数据,或者拍摄小城景色,或者采集自然声响,都能享受其中,寻找着个人与世界的平衡。日子简单,内心却变得富足,连害怕黑暗的人,都对长达四个月的极夜神奇地适应。大家远离尘嚣,彼此信赖,把这里变成了内心的乌托邦。
光即信仰
天光,夜光,火光,灯光,星光,极光,阳光。《光语者》里有很多或美妙、或温馨、或神秘、或震撼的光。或许因为这里没有树,人民便把热情寄托在了太阳上;或许因为经历过漫长黑暗,大家心中更加向往光明;又或许生活在这里的人本来就眼中有光,心中有光。光,成了他们共同的信仰。
当艺术家沉浸于冰原中的奇怪声响,当版画家坐着雪橇翻山越岭去寻找太阳,当老人开始打包生活了五十年的行李准备离开,当阳光终于照耀在教堂的第二节台阶,所有人不分国界,一起歌唱欢呼……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这些画面,不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最好解释吗?
最后再次友情提醒一下,《光语者》目前排片不多,感兴趣的友邻最好尽早观看。
生活在城市中太久的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牢笼之中,于是你想要逃离,想要冲破它去外面看一看。其实这不光是我和很多人的想法,《光语者》中的主人公刘杨也如是说,于是他去到了离北极圈最近的地方,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极地生活。
说起北极圈,很多人会先想到冰天雪地中的严寒,想起特罗姆瑟浪漫的极光,想到像雪一样的北极熊和北极狐,甚至是北极科考队和冰川融化导致全球变暖,至于其它大概就是知之甚少。至于去到那里的人,除了科研和探险,还会有其它目的吗?我实在想不出,在看《光语者》之前,也完全不会这么去想,我从来不觉得这里也会有什么常住居民。
而这部电影正是讲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来到北极圈不是为了科研和探险,而是为了生活,你没听错,就是来北极圈生活。准确地来说,《光语者》的故事中包含了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选择来到这里生活,另一部分和刘杨一样为了工作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为工作而来的这些人,他们也都带着和刘杨一样体验的心态,哪怕只是短暂的几个月。
当然,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第一种人,或者说是第一种心态,毕竟在我看来,体验甚至探险都可以,但谁会主动让自己长期置身于一种严酷和极寒的环境当中呢?而这些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暂时逃离,不是为了找回迷失的自我,然后回去更加热爱生活——这已经成为商家贩卖旅游产品的套路,他们来这里是选择定居下来,开始一段甚至是一生的生活。
既然有些人难以忍受孤独,同样有另外一些人讨厌喧嚣,北极圈严酷的生存状态,决定了大多数人类无法在这里自如地生活,而能够来到这里居住的人,一定是厌恶人类社会繁琐的规则和虚伪的交际,在他们看来,这些要远比北极圈中严寒的天气可怕多了。另一方面,恶劣尤其是严寒的外部环境,似乎更容易让人保持清醒,再加上不需要在规则和交际中耗费过多精力,或许人更容易专注于自身和喜欢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远,更缺乏交流了,相反的是,人们反而多了更多可以了解彼此的机会,同时在独处与相处之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正如片中一位来自波兰的科学家所讲到的那样,因为在这里用手机很不方便,所以他们都更倾向于面对面、直接说出自己和倾听别人的想法,而不是时刻需要盯着手机来查收消息。
这听起来似乎又回到那种被智能手机吞噬之前的生活中去了,有多少人会怀念这种生活呢?不知道,但在被所谓“智能化”的生活绑架之后,我自己已经无法在体会那份不间断的平静了,当然一部分原因会是自己像上了瘾一样,时不时想要去查看手机,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都无法再忍受;而另一方面,工作在“智能化”之后非但没能让我们节省更多时间,反而变得无孔不入,你时时刻刻都需要担心它的骚扰和侵蚀,而工作本身的效率却并没有因此提高多少。
更可怕的是,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更习惯于和朋友隔着屏幕聊天了,当面交流的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常常两个人见面后都是各自在刷手机,分开后反而可以在手机里大聊特聊。所以,科技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吗?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想要在北极圈内生活,同样少不了科技的力量,但至少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更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内容,是一个需要去balance的话题。
在映后的见面会上,刘杨也提到了这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他说在北极圈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人们必须更加信任和依赖彼此,而更多的面对面交流也加深了这种信赖。他讲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就是在北极圈内的时候,人们在相互遇见时都会热情打招呼甚至拥抱,所以当他离开后在奥斯陆转机时,看到每个人都自顾自行走时非常不习惯,但还是抑制住了自己要打招呼的冲动。他还说道,再回到城市后还是要习惯于另一套生活方式,如果还是像在北极圈一样,大概会被认为是不正常吧?
所以看起来,人类所追求的乌托邦,似乎在北极圈这个远离人类社会的小镇中实现了,但为了躲避复杂社会而逃离到这里的人们,也需要面对改变。随着名气逐渐变大,交通越发便利,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也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有的是暂时驻扎,有的只是匆匆过客,但无形之中都以“游客”的身份共同改变着这里。
正如片中那位狗场主人所言,“游客”早已变成一个贬义词,它似乎变成了一个“破坏原生态”的代言词,但作为当地居民,他们和其他所有旅行目的地的当地人一样,对于游客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需要游客来提高收入,一方面又担心生活方式遭到破坏,所以他宁愿把“游客”叫做“客人”,我想这是一个很妙的举动,因为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摇身一变成为“主客”,多了一份对于彼此的尊重,或许更有利于去balance这种矛盾。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片中那位版画师则是一种更为极端的态度,他对所谓的游客非常厌恶,把他们视作是完全不懂这里的一种祸害。而另一位新来的艺术家则持另一种开放的态度,她认为这里不是谁的专利,它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可以给这里带来变化。看到了吗?三种人,三种观念,也正是人类社会中间、传统和进步派的缩影,即便是在这个小小的乌托邦,一旦一些风吹草动的改变来到,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当然,这是《光语者》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而我最看重的还是本片中那些对话的过程,无论是跟自然的对话,跟他人的对话,还是跟自己的对话,每一次都是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过程。于是,无论是为了一次探险而来,为了一次极光而来,还是为了一次工作而来,甚至是为了生活而来,无论是想要逃离还是因为热爱,最重要的依然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所以,当有人说片中那段美妙的极光表演与主题关系不大时,我却不以为意,有时候我们忍受了那么多的孤独甚至痛苦,不就为了迎来那瞬间绽放的美好吗?
驻地斯瓦尔巴,是美妙的。终于有一个像样的院线电影,实现了愿望,让懂中文的观众,知道世界的尽头,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是那么的安静与有生命力!
(公众号:北极北极快开门)
大家好,我是驻地斯瓦尔巴的北极艺术家,黑水黑山。在发现这个人间秘境前,我还在纽约寻找梦想和自我实现。但当我到了斯瓦尔巴,我不这么想了。
城市以外的世界,并不荒芜。
从2016的季风书园开始,向公众介绍什么是北极,什么是斯瓦尔巴。但我知道,大众需要的是一部1小时的电影,不是1小时的讲座。何况,我也不是什么网红。2016-2020, 依靠个人演讲的影响力,到过WWF,TED舞台,但传播力依然非常有限。
2021年,自从《光语者》上映以来,协助制片方一起宣传电影,收集电影反馈。看着北极电影,在上海排片从20家,1天后3家,2天后,市区只有1家。(仅凭印象,具体数字回忆中)而时间落在,早上9:50,和深夜23:30.
(公众号:北极北极快开门)
到了新春年底,独立发起三场观影会+带年度北极故事讲座,开始多店巡回。终于了解了大众,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想象。
孩子,是最喜欢这个电影的人群!他们在学校里读过北极,知道北极有什么,好奇一个真实的北极世界,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夜深了。相信这个电影,将给大家的,不是那种西方世界的探险生存游戏,是一个生活中,经得起回到原地探寻的北极,日常。观影+分享会,会继续联合“全国各地的书店+社团”,公益推广下去!本周末,公众号更新。
北极院线电影3.10腾讯上线了,再次投入公众视野。祝大卖!
公众号 北极北极快开门
by黑水黑山 3.10(关键词:林辰 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