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武汉日夜

武汉日夜  Days and Nights in Wuhan,武汉日夜

132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田定远孟宪明杨莉苏洁李青儿曹珊涂盛锦王紫懿王震李超王枫娇左双贵石长江

类型:纪录片纪录导演:曹金玲 状态:HD 年份:2021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7.5分热度:2 ℃ 时间:2023-12-25 09:33:48

简介:详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900万武汉人与来自全国各地医疗系统及其他行业的一线人员,一起打响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武汉日夜》内容来源于从疫情开始,武汉当地三十多名摄影师在抗疫一...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900万武汉人与来自全国各地医疗系统及其他行业的一线人员,一起打响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武汉日夜》内容来源于从疫情开始,武汉当地三十多名摄影师在抗疫一线持续拍摄数月,多达数千小时的素材之中。影片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为辅线,展现与疫情抗争、与死神决斗的动人故事,这些“平凡人”在疫情面前不舍昼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难关。所有的至暗时刻,心中总会有光。所有的天方夜谭,都抵不过事在人为。所有的微不足道,都蕴含生活的力量。疫情之下,武汉的日夜,不止空旷的街道,还有努力生活的身影,更有“破茧而出”的新生,他们无所畏惧,迎接阳光。在这座英雄的城市,900万人将继续迎来一个个清晨和黄昏。他们的面孔,模糊又清晰。他们的名字,普通又独特。他们的生活,平凡又有份量
  • 头像
    影探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珍贵

    这些影像你从未见过。

    影片的素材来自于30位互不相识的摄影师,拍摄于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和当时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点——

    2020年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后的武汉医院ICU病房。

    探长有幸采访到纪录片的导演,曹金玲。

    对于这些1000多分钟的原始素材,曹金玲导演却“很生气”。

    因为很多素材,一到关键时候镜头就失焦了,甚至摇摇晃晃。n

    更别说考虑什么运镜和构图。

    后来曹导也想通了,电影画面的焦点并不在于镜头,而应该在于内心,在于镜头中所蕴含的情感。

    而且,当时的拍摄环境太艰难,这些镜头已经来之不易。

    它距离那些医院和病人足够近,也足够真实,但也足够危险。

    这些镜头背后,是一台台被包裹着的摄影机,和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摄影师。

    在关键时刻,有些摄影师出于职业反应直奔现场,他们甚至没有做好周全的防护,就跑进了污染区跟拍。

    摄影师之一,陈卓

    曹导演告诉探长。

    30位摄影师中,有一位的母亲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所有人都在寻找远离病毒的安全之地时,他选择奔赴前线。

    临走时他去看望老母亲,说自己要去医院拍摄。n

    母亲并没有拦他,于是他就走了。

    在他转身的时候,他听到母亲小声嘀咕了一句“可能这一走就见不着了”

    >>>>真实

    正是因为有了这30名摄影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宝贵镜头。n

    要知道,那时候连家属都无法进入医院看望自己最爱的人。n

    有些家属,是在这些镜头中,才得以看到亲人最后的样子。

    幕后花絮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这份真实,导演并没有给影片加煽情的音乐,也没有画外音。

    更没有夸张的戏剧化的主观引导,只有默默的客观呈现。n

    剧组还花了许多钱去做特效,这些特效并不是上天入地的CG,而是让画面清晰,让运镜稳定,或者擦去一些穿帮。影片的声音也进行了大量的还原和重建。

    影片开头有位阿姨在打电话,我们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也没有字幕。

    但她脸上的焦急与无助,任何演员都无法呈现。

    1000多分钟的素材,最后只留下90多分钟,有太多素材也被舍掉。

    其中曹导演最不舍的,是一个打不出去的电话:n

    有个老奶奶已经六七十岁了,她康复后特别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她告诉护士,她想打给她的妈妈。

    然后她就给护士比划数字,7、8、0……

    但她比划了整整2个小时,也没能想起那个号码。

    老奶奶开始抹眼泪。

    旁边的护士在这2个小时里就一直帮她想号码,还说“不着急,没事的,我们想起来再打”。

    但护士和摄影师都知道,这是一通永远都打不出去的电话。

    >>>>拍不下去的摄影师

    探长问曹导演,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曹导演说,他们看素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每天都哭。

    面对这些素材,他们都尽量保持冷静,有些副导演本身就是纪录片导演,阅历丰富,也很有经验。

    他们看的时候,顶多抹一下眼角,或者去外面抽上一根烟,然后回来接着看。

    纪录片中探望妻子的左双贵

    但在六七月的时候,大家都绷不住了,状态都不太对。

    出品方就让大家放假,给自休息一段时间。

    这大概就是剧组最难的时刻。

    而对于现场崩溃的摄影师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崩溃的机会。

    片中记录了一位叫李超的患者,他和父亲双双感染入院。n

    他心态非常好,在医院还帮小区采购物资。

    他的身体越来越好,每天盼着出院和妻儿父母团聚。

    在医院里他和老父亲视频,鼓励父亲坚持下去。

    李超乐高高兴兴抱着物品出院的那天,跟拍的摄影师得知了李超父亲去世的消息。

    摄影师和医生没有立刻告诉他。

    看着乐呵呵的李超,他们都备受煎熬。n

    住进隔离酒店之后,摄影师告诉了李超这个消息。

    但李超没有哭泣,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上,沉默良久。

    这时的镜头开始出现晃动,甚至断断续续。

    导演告诉探长:那是因为摄影师在哭。

    摄影师崩溃了,拍不下去了。

    >>>>陪伴与治愈

    探长很好奇,这些镜头记录下来的东西,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看纪录片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n

    曹导演的回答很神奇:“有些是患者记忆的补充,有些把患者‘治愈’了”。

    导演曹金玲

    导演本来也担心,这些记录下来的痛苦经历,当事人是不是不想再回忆。

    所以她和剧组对于影片素材的授权并没有抱太大奢望。

    其中有一名重症患者叫王枫娇,康复后刚回家的时候他们一家都尽量不提这个事情,他们选择用遗忘来恢复。

    住院期间的王枫娇

    当她看到影片《你真好》MV,看到自己和家人的镜头,竟然第一次感到了释然。n

    王枫娇从没有看到过这段时期的自己,当她看到这些视频之后,她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然后她说:“今后如果你们有什么宣传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来”。

    等到剧组2021年元旦探访他们的时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他们在满是烟火气的武汉,吃了一顿大餐。n

    一家人的愿望也很朴实:“希望我们团聚在一起,健健康康的,过好日子。”

    幕后花絮

    剧组很快取得了所有人的授权。n导演说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感觉被冒犯,而是感觉到了尊重”。n还有就是他们已经和摄影师形成了信任。

    在当时的医院里,尤其在ICU,家属均无法探访。n他们除了需要专业的治疗,更需要人的陪伴。n患者身边除了医生和护士,陪伴他们的就是摄影师。n片中有位老人,努力掰开柚子后,把第一块递给了摄影师。n一切发生的很自然,也很温暖,仿佛摄影师就是他的家人。

    片中还有一位特别的老人叫石长江。n他曾丧失自主呼吸70多天,那段时间,他没有意识,也没什么记忆。

    而那时候,他的孙子经常给他了录音。nn在他的枕头旁,就一直放着一个录音机。n孙子会给他读诗,向他汇报家里的情况。n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录音机里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说:n爷爷你知道吗?我们家养的蓝莓树复活了,还长出了新的芽呢……

    孩子的声音充满希望。n第71天,终于发生奇迹,老人竟然恢复了意识。

    他出院的那天,做着轮椅一直盯着太阳看。nn护士还说,老盯着太阳看对眼睛不好。n石长江老人却说:这是我4个月来第一次看到他。

    后来曹导演很好奇,就问老人记不记得孙子孙女给你读诗?n老人说记得,虽然不知道他们俩在哪,但知道他俩在说话,在读诗。n而看到纪录片之后,老人也终于填补上那段消失的记忆。

    >>>>人性的实验室

    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被托尔特·布莱希特曾说过,戏剧的情景越极致,人性就越凸显。n《武汉日夜》恰恰记录了这个人性实验室里的一切。n有人在这里失声痛哭,失去父亲后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有人在这里结实了新的亲人。n片中有一幕,一位不能说话的老奶奶仅仅抓住医生的手,她说不了话,一直不肯松手。

    医生安慰她说,我知道你胸闷难受,但不要害怕,这里24小时都有人。nn“亲人不在,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还有位医生在病床旁直接骂出了脏话:n“你给我tm撑着你知道吗!”

    影片最后是一名医生用死者的电话通知家属,他们的亲人去世了,过来领一下遗物。n医生已经拼尽了全力,但还是充满愧疚的不停说对不起。nn另一边家属没有任何苛责,而是含着眼泪说谢谢。n在这份愧疚和感谢中,有难以表达的伤痛,也有人性的光辉。

    >>>>重生

    最后,探长想说的是片中一位吃货老人。n他叫孟宪明,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76岁的重症患者。n他骨子里,有一种战士的不屈与顽强。

    在纪录片中,他几乎从未停嘴。n而且,即便是吃热水泡馍,他也很有仪式感,一边大口大口的吃饭,一边嘟囔着:n这会儿是满汉全席,那一会儿是西餐。n在这最危重的病房里,他似乎享受着最香的美味佳肴。

    当他坐在电影院观看大银幕上的自己的时候,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好似一个打赢了胜仗的士兵。nn边看还边说:重生了,又活过来了!

    幕后特辑

    接受采访时,他手舞足蹈,信心满满地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死。”nn这份顽强,这份乐观,或许这就是战争经历给他留下的精神遗产。

    幕后特辑

    说到遗产,探长问曹导演,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战役,你如何评价?n如果疫情给我们留下一个伤疤,那这个伤疤又是怎样的?nn曹导演说:n我们不该遗忘,应该反思……疫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一种警示?我们应该反思人类自己在世界,在地球上的位置。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都共同经历了痛苦,离别,悲伤。n现在疫情控制住了,或者当疫情结束了,我们又恢复了,我们也又入场了。

    这场疫情像是人类历史相册里的一张相纸。n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开通道……n而当我们在十年后,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人类再翻开这个相册的时候,能够记得我们在2020年经历了什么。n有哪些人离我们而去,有哪些人挺身而出?n我们又是如何重生?n

    导演说:只有当我们记得,当我们反思了,修正了,我们才不会有遗憾。n才不枉疫情我们在疫情中所承受的这么大的伤害。

    观众特辑

    我们要带着这块伤疤继续生活。n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经历的离别与伤痛,提醒着我们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提醒着我们面对下一场危机的时候要更加自信与坚韧。

    日夜更迭,生命不息。n我们要珍惜此在和身边的人,好好去生活!n

    文/探长

  • 头像
    唐山

    走进影院前,对《武汉日夜》颇有疑虑:

    首先,新冠疫情是2020年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各媒体轮番聚焦,几乎穷尽了所有讲述的可能,再拍成纪录片,还会有人看吗?

    其次,在网络视频冲击下,让原本就不太受关注的纪录片处境更难。以2019年为例,中国全年生产故事片850部,纪录片才47部,比动画电影(51部)还少。其中26部纪录片进入院线,总票房仅1.5亿元,远低于2018年的5.3亿。随着网络视频生活化、个人化的讲述方式普及,“真实”已被重新定义,则纪录片该何去何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武汉抗疫是一次伟大的集体行动,作为纪录片,理应呈现出足够的诗意与激情。可一旦落入主题先行、粉饰生活的陷阱,又会引发真实性的“塌方”。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两难选择。

    所以,在影片开始前,心中已默默地、提前给它打了个6分(10分制)。

    肯下笨功夫,才会有好电影

    然而,《武汉日夜》还是打动了我,因为它的拍摄方式。

    《武汉日夜》忠实地记录了抗疫过程中几十位普通人的故事,他们职业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却意外被疫情锁定在同一空间中。一般来说,日常生活缺乏戏剧性,硬讲成故事,往往会给人造成“不真实”的感受,而在“不真实”的平台上,很难摆放价值。

    对此,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其一,搬演:搬演是一种独特的纪录手法,即“真实再现”,就是让当事人重新扮演曾发生的故事,在纪录片的历史上,《北方的纳努克》《夜邮》《911》《中国工厂》等经典之作均使用了搬演。在搬演与真实之间,一直存有争议,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纪录片都离不开搬演,只在使用程度上有区别。过度依靠搬演,肯定会引起观众不满。

    其二,直接电影:即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所热捧的纪实美学,它要求创作者像“墙壁上的苍蝇”那样,冷静、忠实地记录,尽可能使用长镜头。直接电影依然重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可“墙壁上的苍蝇”毕竟趴不了太久,所以这种影片多聚焦在重大事件上。

    《武汉日夜》更多地采取了直接电影的拍摄手段——它的故事性更多是镜头捕捉而来,而非搬演,这使拍摄过程变成漫长的捕猎过程。

    这是一件吃力却未必讨好的事。

    说“吃力”,因为在跟踪过程中,有的人物会“跟丢了”,只好放弃;有的人物会突然拒绝合作,只能中断;有的人物在结果时可能逸出常理,只好删掉……即使遇到那些具有典型性、愿意配合的人物,也需长时段跟踪,以从海量素材中发现故事性。直接电影的素材量与成片量有时可达50:1,而《武汉日夜》中绝大多数镜头是在传染区完成的。这样的笨功夫,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武汉日夜》体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匠人精神。

    说“未必讨”好,因为直接电影由细节组成,在故事进入高潮前,部分观众会觉得节奏慢、琐碎。直接电影是挑观众的,真正的纪录片爱好者从《武汉日夜》一开始便会感到眼前一亮——要的就是这个调子,要的就是这个味道。

    太多细节,闪耀着光彩

    可以说,《武汉日夜》是从海量的素材中,“刨”出来的作品,所以它在细节上,有难以替代的光彩。

    首先,来自生活本色的克制感:《武汉日夜》拥有足够多的采访量,无需把“宝”押在“爆点”上。它来自生活,即使达到故事高潮,也能做到不滥情、不肉麻,不会像故事片那样刻意积累矛盾、制造冲突。

    比如在片中,医生向患者家属通报患者去世消息的两段,本是难得的“苦情戏”,可《武汉日夜》却处理得波澜不兴。当医生将遗物交给家属,随口问道:“身份证不在里面?”患者家属回答:“不在,他的身份证在我身上。”这其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况味,根本无法设计出来,只能在实际生活中遭遇。

    其次,呈现出疫情的残酷。在《武汉日夜》中,有的当事人未能抢救成功,特别是一位护士的父亲,也没能挺过疫情。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从医院到火葬场,没有仪式,没有送别。护士凄惨的哭声,被忠实地记录了下来……也许有人会问:把别人的痛苦记录下来,有意义吗?会不会与“抗疫胜利”的主题不协调?

    在《武汉日夜》中,医务工作者因长期穿戴防护服,导致面部等出现疱疹,甚至溃疡;在抢救室中,垂危者痛苦的呻吟;在病房里,患者的绝望……正是这些似乎残酷的画面,让观众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事实上,疫情是无情的,把它造成的伤痕藏起来,就无法理解它的危险性,也就无法理解武汉人民究竟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其三,礼赞了平凡的爱:在《武汉日夜》中,当丈夫看到妻子在短信中说“真想活下去”,突然泪奔;当妻子逐渐康复,仍留在隔离区,夫妻二人只能招手致意……从装扮看,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丈夫不是帅哥,妻子不是美女,他们的装扮不拉风,家中又是如此狭小拥挤,可他们却将爱阐释得淋漓尽致。

    类似细节在《武汉日夜》中比比皆是:录音机中,孙子用背古诗词鼓励垂危的爷爷;老军人终于能尝出食物的滋味,说“这就算吃了满汉全席”;驰援武汉的医生回归前,像拍打朋友那样拍打着诊疗设备……

    细节是会说话的。这些纯净、精致的细节,是“笨功夫”给予《武汉日夜》的回馈。

    讲好故事,不等于好纪录片

    重视细节,重视个人讲述,在今天,绝大多数网络视频也是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可从网红吃播,到达人秀,乃至B站,精品却不多。

    这说明,只有直接电影是不够的,好的纪录片还应有更深的思考。

    吃播式视频的短板在于,它们只是把基层民众的劳动简单地转化成炫酷的视觉图像,将其娱乐化。观众看到的只是美食出锅的畅快,辛苦的处理过程被压缩成炫酷的刀功、勺功,成为大快朵颐的前戏。

    直面普通人,而不是消费普通人,取决于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换言之,就算同样是“墙壁上的苍蝇”,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武汉日夜》看到的:出在方舱医院中,依然认真准备高考的小患者;是一群陌生人,为了让每个孕妇都不被感染,组成志愿车队,深夜为大家服务,他们甚至找不到合身的防护服,有人裤子太长,垂到地上,只好拖着走;是终于战胜病魔的爷爷回家后,又成了孙子的噩梦——不得不继续背诵古诗;是一直笑对病情的患者,得知父亲去世后脸上僵硬的笑容;是怕传染孩子,每天只好在汽车里过夜的医生夫妻……

    《武汉日夜》能看到这些,因为它有一种悲悯,一种尊重,一种对人间烟火的敬意:正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托起了国家,正是他们的奉献、坚持、勇气,还有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就是我们能最终战胜疫情的根本力量。只有真正理解他们,才配说家国情怀。因为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空洞的,它有非常具体的内涵。

    毫无疑问,纪录片应该讲故事,但不能被故事绑架,变成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武汉日夜》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讲个好故事”的层面。

    突发事件总会过去,诗意却能长久传承

    《武汉日夜》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它的诗意。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展现的是真人真事,但什么是“真实”,取决于对生活本质的理解。真实电影创始人让·鲁什曾说:“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的记录现实,应主动地挖掘真实。”镜头中的真实只是生活表象真实,更深的真实藏在人们内心,等待激发。

    事实上,对生活理解越深入,就越会发现,生活的本质是诗意。

    在《武汉日夜》中,大量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从而在“真实的”影像上制造出陌生感,促成了诗意的达成。

    比如在疫情中,两名志愿者相爱结婚,镜头没有聚焦在双方的表情上,而在在结婚证打钢印上,女生不断抱怨,男方没花什么钱就得了一个媳妇,可当他们在街上穿行时,女方的脚步还是透露出喜悦的信息。

    再如即将痊愈的妻子面对手机摄像头,跳起了舞,为了抢救,她的头发被剃光,虽然那不是最美的她,却是最快乐的她。

    援助武汉的上海年轻医生即将回家,通过视频和爷爷、奶奶通话,说回去要拍一张全家福,老人耳背,没有听懂,不得不用模糊的回答来掩饰。即使他能听清,可能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拍一张全家福?当《武汉日夜》最终定格在这张全家福上时,故事便升格为寓言:全家团圆才是最美好的,在疫情中,这么多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劳动者之所以在默默奉献,之所以能战胜各种困难,正是为了守护更多家庭的团圆。

    这些似乎寻常的镜头,仔细品味,其实充满了陌生意味。不夸张,不喧闹,不拔高,不煽情,同样可以产生催人泪下的力量。常说大事件要有大创作来匹配,但事实上,很多大事件之后虽有创作,可真正的大创作却不多。《武汉日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突发事件总会过去,而诗意却能长久传承。

  • 头像
    邓安庆

    看完片子后,影院里大家都默默起身离开,没有一个人说话。我知道现场的很多人跟我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片子结尾,太阳从楼群间升起,鲜亮的阳光洒落,江水缓缓流过,大桥上车水马龙,人们又一次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其实就是武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平凡的一天:上班的人们出门了,上学的孩子坐在教室里了,菜市场里涌动着买菜的老人家,超市、电影院、商场里到处都是消费的年轻人……但为了这样一个平凡的一天,武汉经历了一场如此残酷的考验,而很多人就此永远告别了我们。

    我对武汉有着特殊的情感。身为湖北人,每一年回家都必须经过武汉。今年也不例外,2020年1月19日我坐高铁到武汉站,随后在友人的警告下赶紧逃离,当天晚上回到黄冈。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紧接着整个湖北省都封锁了起来。我也因此在老家滞留了近三个月。武汉离我老家虽然只有一两百公里远,但在那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也只能通过新闻才能了解。至于具体到生活在武汉的人,他们经历了什么,内心如何想,感染的人在医院怎么被治疗的,援助的医生、护士都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其实都不甚了解。那段日子里,我跟大家一样,都经历着恐慌、害怕、猜疑等种种情绪波动,很容易被各种信息冲击,根本无暇去顾及这些的。

    而在此刻,这部纪录片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拍摄。据了解,疫情刚开始时,武汉当地就有三十多名摄影师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抗疫一线持续拍摄数月,积累了多达数千小时的素材。影片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为辅线,从几个侧面展现了疫情之下医生、护士、病患、志愿者、患者家属等各自的遭遇。看片过程中,时常泪落,因为他们也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我们都亲身经历了这场劫难,其中滋味,酸甜苦辣,不一而足:录音机里孙子稚嫩天真的念诗声,陪伴着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爷爷;护士长看着抢救无效离世的父亲,大声含着“爸爸!爸爸!”妻子病愈后,坐在自家的客厅,看着丈夫在厨房里忙活……这些普通人在生死面前迸发出的情感,都极为动人。

    另外特别触动我的地方,是这些人的“不放弃”。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志愿者,还有那些病患和他们的家属,都在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支志愿队救护队,在整个城市交通停摆后,专门开车护送孕妇从家里到医院去。民间这种自发的救援行为,解决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真是让人心生敬佩。另外就是那些援助的医生,因为有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援,才能够抵挡住病毒的猛烈攻击,称他们为天使不为过……正是有这些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做着平凡琐碎的工作,才让平凡变得如此不平凡。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2020年下半年,疫情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我去云南旅行。聚餐时,接待我的朋友跟我聊起了上半年的经历。朋友问我:“当时网上和新闻上说的事情是真的吗?”我给她讲了一些当时在湖北的亲身遭遇与见闻,她听完后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我也了解一些情况,但是我没有想到居然这么严重。光听你讲,就特别难过。”当时,我们一桌子都陷入了沉默。现在这部片子上映,我特别想推荐她去看一看。更何况疫情在2021年并未远去,时不时在这里那里爆发,这样如实记录的片子,就愈发显得珍贵难得。毕竟很多时候,影像记录胜过千言万语。

  • 头像
    nothing纳森

    2020年1月23日,湖北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封城,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紧急按下暂停键。

    在同一天,全国陆续派出346支医疗队,4.26万医护人员奔赴湖北。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8天建成雷神山医院。

    2020年4月8日零点,武汉“解封”。

    2020年4月15日,最后一批抗疫医疗队从武汉撤退。

    2020年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这不断跳跃的数字背后,武汉经历了什么?这场属于人类的胜利,潜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与感动?1066分小时的素材,30个摄影摄像的一线拍摄,《武汉日夜》真实的将它记叙。制片人李玮在采访中介绍《武汉日夜》名字来因——“我们想要表现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平凡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日夜构成的”,日夜,是再普通不过的形容,暗合了生命本身的简单有力,无需过多修饰便能直抵人心。

    疫情期间的武汉是一个以秒为单位经历着生死离别的世界,时间和空间都在停顿中发生变形,此刻,生命里的爱与怕被重组放大,悲喜聚散无休上演,你不能装作你没有看见。

    《武汉日夜》以多个视角记录着这场战役中的平凡战士,凝视着他们,就是凝视着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凝视了经历每一场生死离别之后的人类对于生活本身的深深眷恋。

    他们是夫妻,丈夫是医生,妻子是护士,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他们会常年如一日的在医院进行繁忙有序的工作,下班回家,有空的那个人会陪着儿子做家庭作业,在儿子生日的那天举行家庭聚餐,在他们结婚纪念日之时,忙碌的丈夫不会忘了给妻子制造浪漫的惊喜,有序与日常随行,琐碎与温馨并存,一切该是平常人生的美好模样。疫情来临,夫妻成为战友,家是不能再回去的地方,地下车库成为每日休息的阵地,与儿子的视频对话是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的短暂慰藉,给儿子过生日,庆祝结婚纪念日成为了奢侈的梦想,有梦就有希望,抗疫打响后的每一个清晨,他们从车厢里爬起来,信心满满迎接新的一天,他们此时的身份是 “迎着炮火前进”的战士。

    她是一名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但她没有心思去焦虑自身的危险处境,他的父亲因为感染新冠住进了自己工作的这家医院。住院之前,他和父亲相约,他们要一起去旅游,看遍世间大好河山。她眼睁睁看着那个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父亲变得安静无力,她自认父亲是意志力顽强的人,她相信大山一般的父亲可以熬过这关。但病毒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功的怪兽,短短数日,父亲病情恶化去世,她穿着工作服,整个头部被层层叠叠的防护面具包裹,一路狂奔,看不到她的眼泪,跑向父亲的病床前,看见的是一个被白色布单全面捆绑住的人体形状,不能拥抱,不知道父亲最后去世的样子,五脏六腑的悲痛化作为声嘶力竭喊出的那声“爸爸”,那会是她最后一次叫爸爸吗?别人都说她们是白衣天使,那是过于坚强美好的礼赞,那一刻的她不过就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我想,送走他父亲之后,她应该都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痛苦吧,科室里还有很多病人等着她去照顾,她只能加倍努力的工作,因为她不忍心让任何人经历这般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

    他是两个可爱孙子的爷爷。没有这场疫情,他会在家带着两个孙子背诵古诗,和儿孙在一起,辛苦一生的他终于可以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病毒把这一切搅碎,现在他意识模糊,羸弱无力,呼吸都成了困难的事。在病床旁边的支架上有一个录音机,录音机反复循环播放着两个孙子给爷爷的口播留言,“爷爷,你要快点好喔。”“爷爷,我想你, 你想不想我呀?”爷爷,我养了一只蜗牛”“爷爷,我想当飞行员,你支持我吗?“爷爷,你要好好吃饭”,录音机那头的声音清脆活泼,生命力盎然,与病房的紧张与静谧一开一合,形成了某种具有生命激流的暗涌张力。爷爷硬是在孙子的声声呼唤中挺过难关,打跑了怪兽。我想爷爷在意识模糊之际,他一定有听到孙子亲昵天真叫唤出的一句句爷爷吧,那是鼓励他不要放弃向死而生的一声声加油。

    他们两个都是武汉人,互不认识,因为加入了武汉紧急救援车队而结缘,15天后二人闪婚,患难之下,他们更加确定对方是彼此的心之所爱,命中所属。为生命救援奔赴的日子里,他们懂得了如何珍惜眼前人,守住来之不易的幸福。

    她是影片中说“对不起”最多的那个人,但她不是一个犯过错的人。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负责打理保管去世患者的遗物,然后将它们送到逝者亲人的手中。明明每一次都竭尽全力了,她依然感到很惭愧,她哽咽地给每一个去世患者的亲人说“对不起,不好意思,我们确实尽力了,我们还是没能挽回你亲人的性命。”在那么多句的“对不起,不好意思”里,我眼眶湿润,一次次明白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

    这些生与死,艰难与感动,相遇与分离,都是《武汉日夜》记录的故事。与其说它是一部记录人类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的抗疫史诗,我更想这样形容:它记录的是一座城市里一群平凡人,面对无常生命变化时的爱与怕,它献给每一个认真拥抱生命用力活着的普通人,他们是黑暗里的束束微光,寒冷里的阵阵烟火,照亮温暖了至暗时刻的武汉。这里,每一个人经历的日与夜就是武汉的日与夜,这里,每一个生命里的爱与怕,也是我们普通人面临大难时的勇气与自持。

    当然,作为一部只有95分钟的记录片,它不是完美的。过多人物的讲述导致每个故事都入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过,缺乏深度的挖掘,有痕迹感的铺垫编排、对眼泪的过度特写泛滥也有刻意煽情之嫌。但我仍然觉得,它是足够真诚的,它让你看清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它让你知道人类对于生命的意志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顽强和持久。看完后,它会让你湿润眼眶,然后在心里产生一个更为深远的问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

  • 头像
    猴头虫

    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n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其实一开始当我听说有这部影片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点早吧?疫情还没结束呢!现在又要春节了”。但当坐在影院抓着纸巾看完整部影片后,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机会看看这部片子。

    这并不是一部歌功颂德的影片,也不存在演员的演技以及设计好的对白。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普通人,却都面对着不平凡的事儿,艰难的做着决定和选择,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而不停努力,而活下来的人,所有人都是了不起的。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这部片子我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的。

    2020年从武汉开始的疫情,不仅是武汉,可以说全球的每一个人都被迫裹挟在这个大事件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虽然说影片讲的是武汉的那段非常时期,但我想恐怕很多人都可以在其中见到那个非常时期中自己的影子。对,我们也同样面对过的非常时期的各种困境。

    比如:春节前,各个小店贴着春节休业几天的通知。但……春节后就没开过门。只有那张纸孤零零的写着已经过期很久的归期,看着让人心酸。

    比如菜市场不开门,不敢做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连共享单车也不敢用,全副武装的出门走路去超市买未来一个星期的菜、肉、鸡蛋、米……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自觉保持1米距离。发现周围也没有大妈插队了。

    我并不是武汉人,但我记得从春节开始我每天都在刷手机上所有关于武汉的消息。我记得那段疫情正在武汉肆虐失控时间里我黑色的心情:各种无力感、悲哀、害怕、愤怒、不知所措……等等,以及由这些复杂的负面情绪交织而成低落的状态。我想每个人都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看到这部片子以后,突然非常感激拍这个片子的所有人,首先拍片子的所有摄影师在那个期间拍下的资料,其实都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才拍到的。第二,我们都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武汉的各种不堪,甚至让人气氛的发国难财的丑恶。但当你看到这些近距离的视角拍到的真实的医护、志愿者以及病患的资料的时候,你会很感动原来那些危难时刻的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和正能量并不是被宣传描画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

    疫情这整个大事件中,涉及到的有无数人和无数事儿,也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有好的,也有坏的,甚至有非常不堪的……特别是极端情况发生后我们曾骂过、愤怒过、拼命帮忙转发过的各种事情。

    但我举个例子。好比当生活有一天突然给了你一枪,子弹还留在身体里,恐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带着子弹和它留下来的伤,坚强并尽量开心的活下去。

    简单说,虽然疫情现在仍然没有结束,虽然我们都骂过、怒过甚至恨过,但当最最差的那个阶段过后,伤痛中的我们再回首,我希望能看到那时候更多的真实存在的暖意,并且让我们带着伤痛和暖意继续努力的向前走。

    当你看过这部纪录片里平凡的人和真实的事儿的时候,你应该就能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接下来说的,应该说是“严重剧透”范围内的,如果还没看过电影本身的,建议先看电影,再回来讨论。

    首先,对于我这个泪点低的人来说,影片几乎是全篇泪点,而且没有一个泪点是利用电影技巧人工营造出来的。全篇没有配音、没有旁白,只有真实的人,真是的感情,真是的语言。而这种真实存在的记录,却有一种巨大且杀伤力极强的催泪效果。

    我的第一个泪点就在开篇不久,

    有个大妈带着口罩听电话,听着听着就哭了。

    我的人生中有过类似经历:大街上一个电话打过来,毫无心理准备的知道我养了15年的狗狗去世了。然后我就不记得我是怎么回家的,只记得大街上我一边走一边哭。哭的完全没有形象可言,完全不可理喻。

    很多时候,当看的人感动的时候,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

    而不停转动身体啜泣的路人大妈在电影一开始就戳中了我的泪点。

    而且在疫情这个非常环境下,她带着口罩,呼吸不畅,还不能大声哭,还有她又不敢随便摸眼睛,她不停的转动身体变换着身体的姿势……

    整个影片穿插着讲了很多人很多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一段的。有些人只出现了一秒钟,有些人有几段不同时间线的连续故事在影片中穿插讲述。

    总体来说,影片讲述了四类人:医务工作者、病人、家属、志愿者。

    先说说医护工作者:

    其实非常时期,国内冲去武汉并坚守在那里的医务工作者一直是我认为最值得讴歌的对象。没错,在某些地方因为政府防护措施提供不完善医务工作者带头罢工的时候,国内的英雄们明知道武汉物资紧缺还不停有人赶赴前线!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春节开始以后的关于武汉的记忆中,有很多讴歌医务工作者的。但面对巨大的负面事件下的小幽默和小乐观,让人觉得能感到那种特别具体平凡却感人的正面。

    比如那对睡在医院停车场的医生夫妇。

    太太那张口罩痕迹深刻的脸,当她摘下保护鼻梁的胶布的时候,她的那句:“这个可以当面膜哎”,以及回应她的那句她同事的“就是没有胶原蛋白”。

    其实你能想象得出,每天全副武装面对新冠病人,并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而这样的人居然在脱下口罩的瞬间,伴随着揭下胶带的疼痛,可以说出一句如此幽默的话,就那一秒钟,就觉得她和她的同事都很可爱。

    对的,这些人每天对着极端状态下的人们,还在保持乐观,开导着自己,也开导着别人。

    他们不光是医学上的治疗病人,物理上的照顾病人,同时还在心理上不停鼓励着病人以及病人家属。

    但再伟大,他们也只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夫妇俩睡在车里那一幕让人很难忘。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医务工作者是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状态。

    不是不能回,是不敢回。

    毕竟病毒这东西不是开玩笑的,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不是带菌者。特别是一线人员。不回家反而能保护家人。

    就好像他们后来回家看儿子的那一幕,父母双双站在门外,不敢进门一步,爸爸还在不断的提示儿子,不可以碰到妈妈。

    特别能理解这种心酸和团聚的温馨。

    让我特别泪目的另外一段是归还家属遗物。

    其实当你成长到一定年龄,你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像日本动漫那样,“变成一片樱花慢慢被吹走”,死亡即不浪漫也不美好,是个非常非常残酷且折磨,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特别是作为医务人员,除了面对“我们努力了,但我们失败了“的事实,还需要拿着活生生进来的患者的物品,归还给那些带着沉痛悲哀的家属。

    归还遗物这一块,真的很悲伤。医护人员几乎在带着哭腔和病人家属说“不好意思”“对不起”“我们没能救活”。而家属在睹物思人拿到遗物后,几乎每一个家属都没有忘记说“谢谢”。

    是的,虽然失去了家人,却仍然感激医护人员……

    (这个部分看完电影后又刷了一遍预告片的时候,看到这里我还是哭了。)

    志愿者相关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疫情期间出现了无数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这个影片里出现的更加有戏剧性。他们是一群自发组成开着自己的车,送孕妇们去医院的人们。

    在整个纪录片中,他们的部分并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个帅气的女孩子最后和其中一个“兄弟”最后喜结连理的部分。

    这个勇敢的女孩子中间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等疫情过后,我希望带着我的兄弟们一起去吃烧烤!”

    是的,“等疫情过后”,我估计几乎每个人都说过这5个字。但当我们第一次说出这5个字的时候,有没有谁还记得后面的具体内容?“我要好好睡一觉”、“我要带着你一起去旅游”、“我们出去大吃一顿一直吃到老板关门赶人走”、“全家好好吃顿好的”……好好回想一下,基本上所有人后面的内容都是平凡的昔日特别简单就能实现的愿望。是的,一个疫情,几乎所有平时看起来特别容易实现的相聚都变得不可能。我们那个时候都带着这5个字后的美好在隐忍,在等待。

    下面说说家属和病患。

    和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比起来,更能戳到我的是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之间的各种故事,作为这个事件中的患者、弱者、受害者,这些人是我前面说的真正中枪的人,他们带着这生活的子弹在困境中挣扎,被别人鼓励着,也努力的鼓励着自己和别人活下去。

    那个78岁的当过兵的老爷爷给人印象特别深!

    自己、老伴、女儿都进医院了,他却能特别乐观的和医务人员交流,还不停的反过来鼓励照顾他的医务人员,说他们是“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人,”

    其实看到这一瞬间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希望这个没有唾液不能进食的老爷爷能挺过来。

    一直到看到他后面自己掰开柚子的那个瞬间!(太厉害了,事实上健康的我都掰不开柚子…)

    同样具有乐观精神的还有这个有点微胖的男人。自己生病还在帮小区统计买菜的事儿。并且在忍耐了呼吸机巨大的不适感后打趣告诉医务工作者自己“心宽体胖,”能吃能睡。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回复出院的那个部分,他坚持自己拿着箱子!因为他要表现出“没病了”的精神状态!

    看到他的出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2020年春节后,疫情愈演愈烈,看到和病毒有关系的没一个好消息的糟糕状态中,突然某一天网上看到了一位疫情下康复并出院的内蒙古的大哥的消息。那个是我那段时间知道的第一粒“患新冠成功康复并出院”的人!虽然没看到他的出院的状态的照片或者视频什么的,但仅仅是这个出院的消息,都给我带来了强心剂一样的巨大安慰。

    所以当影片中这个胖男人微笑着说自己拿东西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安慰了的欣喜感。

    然而他自己的康复并不代表着巨大的胜利。

    家人的离去也让这部影片再次提醒我,什么叫做纪录片,现实中并不是讨人喜欢的性格就能有大团圆的结局的,生活有时候随时随刻会没来由的砍你一刀。他在出院隔离期间得知了一起住院的父亲并没有熬过来。他最后勇敢的做出决定捐献出父亲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真实的普通人在纪录片中的伟大,感动的力量远远超越编剧写出来的故事。原因是,丧父的悲痛中却捐献遗体的决定,让每个普通人能真实体会到其中的温度和分量。

    疫情中的新生儿:

    2020年出生的每个中国的小孩,估计父母都有惊心动魄的回忆。疫情期间不得不去的医院……如何担惊受怕,非常时期的各种负面心理压力,如何抱着孩子喜极而泣,我估计每一个2020年出生的小孩,在未来长大以后,都会听到他的父母把他/她出生那一年的各种故事讲一遍的。

    而患者本人的新生儿的那些珍贵的画面和珍贵的故事,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故事看得我心潮澎湃。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剪辑带给我的感觉,我感觉同一个医院,那边刚刚有人抢救无效,这边马上就会迎接新生命。当这个叫“小企鹅”的新生儿哇的哭出声的那一瞬间,我也哭了。那种“病毒面前,我们不会屈服,我们是打不倒的”的感觉,很容易能从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中,让人抓到这样的想法。你会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疫情蔓延的极端情况下,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

    家属和病患的纽带,这个部分,影片里也表现得特别真实和温暖。

    一直担心着妻子安危的丈夫。

    特别是在医院楼下的那一段。

    只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远远的看一眼!知道对方一切都好,让这个大男人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其实这个“比视频好多了”的见面,前面医生夫妇间儿子的时候也儿子也说过同样的话。

    是的,我想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慨,还是“见面”好!哪怕远远的见一面都行!这种人与人之间真是的纽带和暖意在这个影片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另外,一个是一直在“小广播”里和爷爷保持联系的小孙子。

    虽然小孙子可能并不知道病榻上的爷爷实际的状况。但乐观的话痨一样的小孙子似乎一直不知疲倦的鼓励着爷爷。并且爷爷最后真的出院了!电影最后那个彩蛋中,看到祖孙俩为了背诗的次数讨价还价的场景,突然觉得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有个词叫做“天伦之乐”。其实就是普遍到天天可以出现的平凡喜乐,然而在疫情之间却是最最渴望的。在这个叫石长江的老人住院期间,已经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了,让他保持强烈的求生欲望并最终健康出院的,应该就是他这个可爱的小孙子。

    这个影片里真的出现了好多不同的人和事,好多不同的真实而感人的小瞬间。

    比如:摸着“仪器战友们”,一一小声说“辛苦了”的医务工作者。

    比如躺在病患区喊着“加油”的老大妈。

    每一个经历了2020年这个灾难的中国人都有自己关于2020的苦痛经历。对于武汉疫情极端严重并封城的那个时期,我们也都一同见证了很多非常时期的极端负面。

    还是那句话,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

    这部影片想说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再回首,我们尽量带着那个极端事件下却真实存在的暖意继续前行,我们才不被压垮。那么差的时期我们都相互搀扶的挺过去了,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最后说说我觉得片子不太好的地方。

    怎么说呢,可能因为本身我有点脸盲。而影片里出现的人有比较多,再加上每一段人的故事都是相互穿插的,而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口罩甚至更多的护具。所以有时候看到一半突然有种对不上号的感觉。尤其是那位中途抢救无效的死者。我现在都没回想起来,在抢救之前这个人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要是每个人不只是第一次出场,后面每一次出场都有字幕写着名字就好了。

    最后总结一句,真的特别推荐这个影片,我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看,不过看之前记得多带纸巾。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