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个讨论背后涉及的是医院中的人文关怀。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病人或家属,深知其重要性。在生病之际,若遇到良医或护士对你多些安慰,似乎对生病的担忧和恐惧也会少一大半。遗憾的是,多数医生的工作仅限于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非指导患者如何更好地生活。著名的特鲁多医生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人文何时能真正落到实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你能够接受所爱之人离开吗?
最近深有感触的一个问题。当妈妈告诉我“姥爷住院了,这次可能不太好……”的时候,除了伤心不舍之外,我的内心不可抑止地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因为骨肉之亲之间强烈而深刻的联系,我害怕他的离开所带来的思念和思而不见的落差,更害怕他会突然地离开,身边没有我,没有他爱的人会令他遗憾。
所以当得知有这部片子后我毫不犹豫地去看了。这是一部记录片,记录的是直面临终问题的两方——即将过桥的人“临终者”和还在岸上的人“临终者亲属”。影片一开始,她说“我只是想尽子女的责任”,影片的结束,我的心里有了另一种可能:让活着的价值再一次被看见,被认可,被再次赞美欣赏,让临终者再次感到活过、爱过也是被爱着的,大多数的临终者其实是没有遗憾,坦然接受死亡的。
但是要怎么做到呢?影片给出了“临终关怀”的答案。人之将死,其实他自己是最最清楚的。对生活的留恋、对家人的不舍与病痛的折磨、拖累家人的抱歉总是会像拔河绳的两段反复拉扯着临终者的心,有时一厢情愿的强留其实造成的是双方的痛苦,而对于我们,学会告别;对于他们,帮助他们完成最后的道别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都希望“善终”——也就是没有痛苦地离去,不要让自己的牵挂成为家人的羁绊。
我们学会了很多“生”的技能,但是从没有学过这么面对死亡。以前大人总是讲“他们去天上另一个世界了”,好像死亡只是另一种的活着;后来长大后逐渐明白社会规则上应该规避讨论死亡,应该对死亡抱有敬畏之情。不久前和同事聊天,他开玩笑地说,“将来带着你的子女到你坟头蹦迪呀!”虽然是一句调侃,但是这种超然的态度让我甚至有点想要附和了。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结束,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它是可以拥抱的;可以颂之以歌,也可以载之以舞。
关于死亡,我们的思考其实很少。rnrn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可以讨论的时候,是在松江广富林的一间茶馆,下午太热不想走路于是点了一壶茶,店主过来帮着沏茶,随后闲聊起来。她说她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最近开始思考死亡。我有点紧张茫然,不知道她的意图,人们对这个问题谈的太少了。rnrn第二次开始思考死亡,是日本的电影《入殓师》,原来死亡也是一种艺术,可以被细心讨论。rnrn再后来,人生、死亡、衰老、失去,开始逐渐日常。当我一口气追完《老友记》的时候,对于衰老和失去的忧伤弥漫开来。rnrn在521的深夜走近电影院看完了《最后的,最初的》。这个题目让我想到狮子王,木法沙告诉辛巴,生命是一个循环。星空下的非洲大草原是这样伟大而深邃。rnrn我被电影中很多细小的瞬间打动。rnrn老头躺在床上,做了气管切开术。老太抚摸着他的头发,说坚持了两年很不容易,他一定很留恋这个世界。rnrn他在床上听义工朗诵李白的将进酒。rnrn她看着还很年轻很有活力,坐在床上和义工聊着明星八卦,一个月后去世了。rnrn陈伯握着义工的手,说她的手太冷,让她多买些衣服穿。这个老头在人生最后的几年里,没有抱怨,只是细细为孩子们盘算着开支。他说实在太疼了,所以在脖子上割一刀会好受些。他说脖子的伤口缝合的时候不用打麻药,这不疼。他会和义工说他的梦境,他说这很美好很轻松。他的床头贴了一个红色的“福“字。最终,在被病痛折磨了3年11个月5天,他终于离开了世界。rnrn还有一对来自东北的夫妻,许阿姨说他们是同学、同乡、同事和战友,拥有4种关系。她说她带临终的先生去见了好友同事,聊起过去的岁月,老头眼里有了光彩,他知道他这一生充满了价值。rnrn这些画面,让我对死亡有了具象的画面。死亡好像没有那么严肃、沉重,又或许其实死亡的降临是缓慢绵长且充满不确定,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它思考它,选择对抗或者接纳。rnrn或许义工们在镜头前还略显紧张,或许80分钟的电影过于着急地对死亡进行定义,或许有限的镜头不足以概括死亡的全貌,或许自杀或者安乐死并不是一种逃避。毕竟,死亡这个话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视角来慢慢展开。但是,这不失为一部好的纪录片,平静、克制、娓娓道来。第一部聚焦临终关怀的纪录片,我相信它的出现是很好的开端。
难得的临终关怀题材电影,导演表达克制,镜头善良。这片子对我来说真的有点迟了,父亲在ICU一个多月了,我在更早时虽然表达过一些,但在他可以交流的时候陪伴太少太少,也没有问过他希望我了解的事,这样的遗憾是终生的。电影中许老师人生告别会太棒了,感动落泪,她在得知罹患癌症后坦然面对,因为自己老伴的原因加入临终陪伴志愿者,也因此对生命的结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所以最后可以如此潇洒办一场告别会,她说父母老去孩子长大一代代如此,情感上与志愿者们反而更深,因为相互支持陪伴多,她的人生故事大家都喜欢听,每个人都有倾诉和被人接纳的诉求,匡老师的十方缘做的太好了,给了她这样好的告别仪式,极大宽慰了儿女不在身边的许老师。爱不是一个虚空之词,爱就是这样具像的每天的生活交流沟通,导演说许老师没等到电影上映就走了,但走的没有痛苦(我觉得这是她做志愿者的福报),说相信她在天堂里肯定可以看到电影,我也相信。还有陪伴阿尔兹海默症妈妈的儿子,非常难得,自己也成为志愿者,妈妈因为他的耐心陪伴很开心。大部分人忌讳谈生死,更是在面对亲人离开时不能接受现实,苦苦挽留,其实痛苦是病人在承受,家人因为情感不舍难以作出放弃的决定,因此电影中那位自杀的老伯我特别理解,对他来说生不如死。所谓向死而生,只有真正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要面对,好好活过每一天,到走的那一天才会无憾,坦然撒手吧。匡老师说世俗意义上他不是成功人士,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成功人士,需要的就是这样走进人心里的志愿者们,需要坚持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却未必被看见被理解,感谢导演把他们拍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并看见。关于题目,老奶奶老爷爷们脸上的褶皱,老年斑,都是人生印记,临终前的样子也不会好看(导演很善良回避了一些镜头),想想刚出生的婴儿再怎么不好看,父母也当宝贝,不会嫌弃,而老人到了这个时候,儿女却可能实际上做不到同等对待(比如很少人亲自护理不能自理的父母,客观情况也不允许),这是生活现实,真的理解了寿多则辱,人生的不对等也是代代相传的。这电影真的太值得每个人观看,一定会获取不一样的感受。
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启示录。nn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与脆弱,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与温暖。nn影片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场心灵之约的终结。相反,它更像是一个新的开始,引领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nn如果我们站在人生的终点回望这一生,我们是否真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是否珍惜了每一个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是否给予了生命足够的爱与陪伴?
这是一部关于临终关怀的纪录片,里面讲述了广州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志愿者以及陪伴老人的故事,这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也是在讲述爱与陪伴的故事。从学习去陪伴老人,到学习陪伴自己的至亲,最后发现还需要学习陪伴自己。
在电影中,江文勇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的悉心照料,随着陪伴时间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母亲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甚至有时能够叫出儿子的名字。我始终坚信,除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物医疗手段,心理关怀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今年妈妈住院时,我和姐姐轮流去陪她,她心情好术后康复的也快了,每次过去看她都能感受到她由内而外散发着的和谐和安定,这就是爱与陪伴的力量吧,正是这种力量,才会对未来、对自己的身体充满着希望啊。
电影中还有有个80岁的义工许阿姨,她退休前是医生,在她丈夫生病不能自理后自己陷入了崩溃的情绪,后面看到有临终关怀的志愿服务,自己也参与进来成为了义工,她常常说:“我以前做医生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都是病,没看人。越到生命的后面,才真正发现,要去真正看到人。”她在陪伴临终病人时学会了如何看待生命,在她得知自己身体也出现问题即将走进生命尽头时,我看到了一个那么安宁慈祥的老人,她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生命告别会,和到场的人一一拥抱告别。这是她对自己生命的爱与陪伴。
纪录片放映结束后现场有观众提出来:如果病人深受病痛折磨,医学无解,病人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生死?这是一个在国内还在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尽管目前安乐死在中国还是不合法的。
实际上,这个讨论背后涉及的是医院中的人文关怀。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病人或家属,深知其重要性。在生病之际,若遇到良医或护士对你多些安慰,似乎对生病的担忧和恐惧也会少一大半。遗憾的是,多数医生的工作仅限于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非指导患者如何更好地生活。著名的特鲁多医生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人文何时能真正落到实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认识十方缘,其实也是我生死功课的起点。在大学时有幸通过微微老师知道十方缘,我当时以为自己已经对叔公的离世(在我高三时离世)释怀,却不想在看《21克》的视频时勾起太多回忆哭了许久,我知道原来我内心有个情结还未过去,而且未来,我还需要在生死议题上做许多功课。
同时我也看到方树工老师在陪伴老人后自身喜悦的生命状态,对生命无常的看见和接纳,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全然的爱与陪伴,这些都深深触动着我,甚至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后面从事教育和心理工作中的核心价值观。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广州工作,并加入十方缘成为了一名义工,在业余时间陪伴老人。尽管因为工作时间自己的陪伴次数不多,但每次去养老院或临终病房,最强烈的感受便是“陪伴也是被陪伴”,听听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他们讲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每个老人都是不同的,有的是跟你唠着家长里短,有的是家国情怀,有的是自己一生最有成就感的瞬间,和老人的对谈里总能找到生命的启示和生活的勇气,所以常常会问回自己,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想要如何度过我这一生?
而第一次去到临终病房做服务,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可当看见一个生命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那么多管,当死亡离自己那么近,发现还是需要和无力感打交道,如纪录片里受病痛折磨的陈伯说的“和自己思想的斗争是来来回回的”,而我和无力感的斗争也是来来回回的。 陪伴前领队说“这里的老人,没有人需要帮助。放下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的心,我们不能代替老人去生病去疼痛,我们能做的,就是爱和陪伴。端正自己的心态,我们是来向老人学习的。” 是的,无力感是来源于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而我还要学习,学习怎么更好的面对生死,学习去体会和接纳生命自然的规律。
后面我去医院的次数多了,发现“死亡”也没有那么恐惧了,有时病床上的老人不能言语,那我就静静地在ta身边一起听着音乐,或者感知ta的呼吸和我的呼吸,有那么些瞬间,我们的呼吸在同一个频率,生命就这样产生了连接,我内心十分感动和触动,或许这就是喜悦吧,我再尝试握着ta的手,向ta四道:道谢、道歉、道爱、道别,我慢慢的感受我们俩手心温度的变化,感受生命影响生命······
生命在尽头时感觉是什么样的?我希望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还在对生命不断的发问,随着陪伴的生命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越多,答案若隐若现······